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白粉虱的防治知识,你知道多少?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2年8月15日      阅读次数:

农资电子画册网为您提供以下市场信息:

白粉虱是一种对农作物危害很严重的病虫害,是温室中常见的病虫害之一,其发病率高,且不易被发现。一旦植物得了白粉虱病,就会慢慢枯竭直到死亡。一、白粉虱特征与习性白粉虱的成虫,幼虫及卵固定在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尤以嫩叶居多,致使叶片褪色、变黄、凋萎,直至干枯。白粉虱的排泄物能引起煤污病,影响开花 和观赏效果。白粉虱有迁飞的特点,又是传播植物病毒的媒介。它为害串红、瓜叶菊、五色梅、杜鹃、扶桑、绣球花、三色堇及多浆植物等花卉和灌木。白粉虱成虫黄白色,翅膜质透明,体表有白色蜡质粉状覆盖物,因而得名白粉虱。体小,易飞跃,不易捕捉。卵和幼虫基本是椭圆形,约0.5毫米大小,淡黄色透明,外表具有白色蜡丝。卵经一周后可孵化为幼虫。白粉虱性喜温暖、不通风的环境,一年发生10多代,繁殖快,产卵量大,世代重叠严重,以各虫态在温室植物上越冬。成虫喜群居,在上部嫩叶背面上产卵,并 取食为害。成虫于叶面上栖息时,常常是成双结对地分布。植株不断成长,成虫也不断向上部嫩叶转移。一般植株最上部是成虫和刚产下的卵,继之为即将孵化的棕 黑色卵,再往下为初龄幼虫和二、三龄幼虫,最下部是“假蛹”,以及已经羽化的蛹壳。一般每头雌虫可产卵100~200粒,卵经6~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为 害8~10天进入蛹期,蛹期约7天羽化出成虫。二、防治方法1.园艺防治清除大棚和温室周围杂草,以减轻虫源。2.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1:2加水雾化熏蒸,按每立方米1毫升原液,每隔5~7天1次,每次熏蒸时必须紧闭门窗。亦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2公斤,每隔6天喷施1次,连续2~3次,均有良好效果。3.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室内悬挂或插置黄色塑料板,并在板上涂黏油,使飞舞的成虫自行粘在板上,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与飞虱的防治了解了白粉虱的特征与习性,相信大家能够及时辨别出白粉虱,并给予及时地防治。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农资电子画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www.2888.tv/binghai/1599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