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棉花立枯病用什么药效果好
棉花立枯病是棉花栽培中常见的一种病害,如果不抓紧时间防治,棉花萌发未出土前就能受害,引起烂种、烂牙或幼芽变褐死亡,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棉花立枯病的症状: 幼苗出土前造成烂子和烂芽。幼苗出土以后,则在幼茎基部靠近地面处发生褐色凹陷的病斑;继则向四周发展,颜色逐渐变成黑褐色;直到病斑扩大缢缩,切断了水分、养分供应,造成子叶垂萎,最终幼苗枯倒。发病棉苗一般在子叶上没有斑点,但有时也会在子叶中部形成不规则的棕色斑点,以后病斑破裂而穿孔。病原菌由菌丝体繁殖,菌丝体在生长初期没有颜色,后期呈黄褐色,多隔膜,这是立枯病菌最易识别的特征。发病规律以低温多雨适合发病,立枯病菌侵入棉苗最适土温为17~23℃,23℃以上其致病力逐渐下降,至34℃棉苗即不受侵害,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防治棉花立枯病的方法: 一、苗床土壤处理
(1)代森锌。按每平方米用量3~4克,混拌适量的细土,均匀的撒入土壤中。
(2)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6克的用量混拌适量的细土,制成毒土,撒于土壤中。
(3)福尔马林。35%~40%的福尔马林溶液,每平方米土壤50毫升加水6~12升,在播种前7天均匀浇在土壤,再用塑料膜覆盖密封3~5天,翻晾后再播种。
(4)多菌灵。每立方米土加50%多菌灵粉40克,拌匀后用塑料薄膜覆盖2~3天,揭膜后使药味挥发即可播种。
二、农业管理
(1)适时播种。选用质量好的棉种,平均气温在20℃以上时播种为宜,早播引起棉苗根病的决定因素是温度,而晚播引起棉苗根病的决定因素则是湿度。
(2)深耕冬灌,精细整地。北方一熟棉田,秋耕宜早,冬灌应争取在土壤封冻前完成;南方两熟棉田,要在麦行中深翻冬灌,播种前抓紧松土除草清行,棉田冬翻二次、播前翻一次的棉田,苗期发病比没有翻耕的棉田为轻。
(3)深沟高畦,排水降渍。南方棉区春雨较多,棉田易受渍涝,这是引起大量死苗的重要原因。棉田深沟高畦可以排除明涝暗渍,降低土壤湿度,有利于防病保苗。
(4)轮作倒茬防病。以稻棉轮作2~3年最好,防病效果在50%以上。
(5)温汤浸种。种子经55℃的热水浸30分钟或60℃的热水浸20分钟,发病率可降低50%左右。
http://www.2888.tv/binghai/1773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