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应对旱情加强病害监测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3年9月9日 阅读次数:
高温、干旱、大风、暴雨、病虫害,近期我省秋作物频频受到灾害侵袭。8月6日,省农业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强化田间管理,根据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加强分类指导,因时因地因苗因墒落实好抗御高温干旱的技术措施,积极应对灾情,确保秋粮丰产丰收。
目前,我省玉米生长处于抽雄吐丝期,豫南水稻陆续抽穗扬花,很快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但近日来我省各地降雨偏少,持续高温,局部地区已出现旱象。
根据全省农作物生长状况、土壤墒情和未来天气预测,省农业厅种植业处有关专家建议,由于持续高温天气极易造成玉米花粉活力下降授粉不良,进而影响结实率,因此在高温天气持续5天以上的地区,要积极引导群众开展人工辅助授粉,有条件的地方既要浇好“保命水”,还要浇好“增产水”。另外,玉米、水稻进入灌浆期之后,病虫危害将对产量造成直接影响,各地要加强病虫害监测预警,全力防控病虫害,努力实现“虫口夺粮”。
针对8月1日焦作、新乡、洛阳等地受大风影响发生玉米倒伏的灾情,省农业厅要求当地立即组织农技人员,再进村、再入户、再下田,做到科学应对分类指导,力争有一个较好的产量。
适时晚收是秋作物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通知建议各地要继续推广适时晚收技术,玉米要在生理成熟后(苞叶发黄、乳线消失)收获,南部收获适期为9月下旬,北部为10月初;水稻要在灌浆晚熟期(米粒失水变硬,呈透明实状)收获,防止收获过早影响品质。
http://www.2888.tv/binghai/2704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上一个:除草剂不能随意使用
下一个:雨季药害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