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常见药害解析
水田常见药害解析:移栽田药害①酰胺类:对水稻田安全性从好到差的顺序为丙草胺≥苯噻草胺>丁草胺。丁草胺在北方水稻移栽田未缓苗、水过深、低温等条件下对水稻有严重药害,严重抑制生长,贪青晚熟,病害加重,易感稻瘟病。瘪粒多,品质差,减产10~200公斤/亩。②喹啉羧酸类:二氯喹啉酸使用过量对水稻有药害,在本田喷洒常因喷洒不均匀而造成减产5%~15%;③噁二唑酮类:丙炔噁草酮于水稻插前插后施药,在用量过高,插后未缓苗,弱苗,插秧后与施药间隔时间过短,施药后遇低温或仅灌水未晒水等条件下易造成药害,稻苗分蘖受抑制,缓苗时间长。④2甲4氯:在水稻孕穗期过量易产生药害,严重的不抽穗。⑤环庚草醚:在水稻插秧过深或过浅露根条件下,对水稻有药害,一般7~10天恢复正常生长;用药量过大,露根严重的抑制生长和分蘖,穗数和穗粒数减少而减产。残留影响时间长残效除草剂对后茬作物的药害连年发生,日趋严重,已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并严重影响了农业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旱田改为水田后可造成水稻残留药害的除草剂有咪唑乙烟酸、氯嘧磺隆、豆乙合剂、莠去津、氟磺胺草醚、甲磺隆等。从前一年使用过这些除草剂的地块取土育苗或者在这些田块直接种植水稻,都能造成残留药害,抑制水稻生长,重者整株枯死。常见长残效除草剂施药后改种水稻需间隔的时间为:咪唑乙烟酸每公顷用药量为75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24个月;莠去津(阿特拉津)每公顷用药量超过2000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24个月;烟嘧磺隆每公顷用药量为60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12个月;氯嘧磺隆(豆磺隆)每公顷用药量超过或等于15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15个月;嗪草酮每公顷用药量在350~700克之间时,改种水稻需间隔8个月;甲氧咪草烟每公顷用药量为45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9个月;异噁唑草酮每公顷用药量在71~170克之间时,改种水稻需间隔18个月;氟磺胺草醚每公顷用药量为250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12个月;甲磺隆每公顷用药量超过7.5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12个月;绿磺隆每公顷用药量为15克时,改种水稻需间隔12个月;西玛津每公顷用药量在2240~4480克之间时,改种水稻需间隔24个月。注:以上数值均代表该药剂的有效含量,例如每公顷用50%的莠去津2500克,则莠去津的有效含量为2500×50%=1250克。
http://www.2888.tv/binghai/382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