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香雪兰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5年7月7日      阅读次数:

香雪兰菌核病为香雪兰常见病害。香雪兰叶片受害后变成淡黄色,植株生长停滞,以后叶片凋萎,容易脱落。鳞茎内部变色,逐渐腐烂。在鳞片之间可发现长而扁的菌核。菌核初为白色,以后变成黑色。菌核宽约12毫米。那么香雪兰菌核病的防治方法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香雪兰菌核病病原:

球茎核盘菌[sclerotiniabulborum(wakk.)rehm.]属子囊菌亚门。

香雪兰菌核病发生规律: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所形成的菌索能穿过土壤侵染寄主。春季所产生的子囊孢子亦可造成危害。此菌侵害风信子、绵枣儿和番红花。

香雪兰菌核病防治方法:

1、注意检查带病的鳞茎,连同剥落的病叶集中烧毁。

2、污染的土壤可加热灭菌或用药物灭菌。

3、栽种鳞茎时,将50%国光三灭(五氯硝基苯)撒布于鳞茎周围,然后覆土。

4、发病时喷洒国光必鲜(25%)1000倍液、国光腐霉利(50%)500倍液、 国光50%异菌脲可湿粉800倍液。

这些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香雪兰菌核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想了解更多关于香雪兰的资讯,请继续关注农资电子画册网。


http://www.2888.tv/binghai/4483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