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病虫害防治 >> 正文

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治措施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病虫害防治      时间:2015年11月5日      阅读次数: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它的增产增收关系着人民的收入和我国粮食安全,如何使小麦增产增收是人民普遍关心的问题。尤其小麦在进入抽穗扬花期时更易发生病虫害,如何防治病虫害成为一大课题。

农技部门表示,穗期小麦病虫害主要有“三病三虫”,即条锈病、赤霉病、白粉病、蚜虫、麦蜘蛛和吸浆虫,防治关键时期达两个多月。选用杀菌剂、杀虫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或叶面肥等合理混用,既可防病治虫,又可抵御“干热风”等自然灾害,达到一喷三防、节本增效和增产保质的目的。

小麦条锈病。黄淮海小麦条锈病春季流行区4月下旬至5月中旬,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预防措施,及时消灭发病中心,降低病害流行风险;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以上时,应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治,防止病害大面积流行。

小麦赤霉病。一般在小麦抽穗—扬花期进行防治,一旦错过抽穗扬花始期这个最佳喷药适期,防治效果将会大大下降。要根据天气情况,遇连续阴雨天,要坚持扬花一块,防治一块,全面用药防治的原则。

小麦白粉病。当病叶率达到10%或病情指数达到1以上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为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等,一般喷药2-3次。对于高水肥麦田,尤其是常发区的感病品种田块,要及时对发病点片进行挑治,以控制其蔓延。

小麦穗期蚜虫。当田间百株蚜量达500-800头时,自然天敌单位与麦蚜比超过1∶150头时(指麦蚜超过150头),选用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抗蚜威等药剂喷雾防治。对小麦穗期病虫病混合发生田块,结合“一喷三防”,同时兼治病害。吡虫啉和啶虫脒不宜单一使用,要与低毒有机磷、菊酯类、抗蚜威等农药合理混配喷施。

小麦吸浆虫。重点抓好蛹期撒毒土和成虫羽化初期喷药防治的环节,最大限度减少成虫羽化和产卵量。蛹期可选用毒死蜱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带露水不要撒施毒土,另外,要借助树枝、扫帚等及时弹落沾浮在麦叶上的毒土,充分发挥药效。

成虫期在小麦抽穗期时,用两手扒开麦垄,一眼能看到2-3头成虫时,选用有机磷类、菊酯类等农药喷雾防治,也可用敌敌畏拌适量麦麸或细土在傍晚撒于田间,熏蒸防治。重发生区要连续用药2次,间隔3天,消灭成虫在产卵之前。

麦蜘蛛。当平均33厘米行长螨量200头以上时,可选用阿维菌素、哒螨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只要掌握了这些病虫害的防治要领,及时进行根治, 一定可以有效减免病虫害带来的损失,增加小麦产量,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更多小麦疾病防治资讯请及时关注招商网。


http://www.2888.tv/binghai/4897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