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肥料价格 >> 正文

肥料价格市场明年将无大变动 华南肥企竞争加剧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肥料价格      时间:2011年12月15日      阅读次数:

行内人士近日共同探讨肥料价格明年的市场走势:原材料价格飙涨,各类新型肥料涌现,大批北方企业南下……2011年对于华南肥料市场无疑是不平凡的一年。即将到来的 2012,一直未见明朗的肥料市场将会走向何处?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华南肥企大佬们又将如何应对?
明年市场价格无大变动
记者:鉴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今年肥市普涨,一时间行业形势扑朔迷离,尽管如今价格有所下降,但前景仍旧不明,请您对肥料市场走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杨永藩:从经济大环境及行业环境来看,煤气价格上涨,市场库存偏少,刚性需求进一步上升,这些因素让复合肥价格小幅上涨的可能性非常大。
史庆林:现状看来传统肥料产品想要突出重围,走出低谷还需时日,功能肥料和新型肥料是接下来行业发展的新方向。
杨进昌:迫于今年基础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进口钾肥的垄断性进入,国内肥料价格飙升,从350元/斤涨至470元/斤。明年基础化肥不会大幅度下降,但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会出现一定微调。
朱爱军:由于在信息掌握上不完整,针对肥料市场走势仅能做预估:明年尿素和磷肥可能会稳中有升,且会随能源与关税变化而波动;而钾肥则可能出现稳中略降,主要依据是由于国内供给能力的提升和钾肥使用正向理智消费发展;当下复合肥的消费量与市场容量都在扩大,明年总体应是稳中有升,但受原料、关税和季节变化影响,会出现一定波动。
欧阳林峰:个人认为目前降价不可能,估计走势是全国经济放缓中后期,化肥才可能大降价,时间点预测是明年下半年或后年上半年。
张宗礼:尽管价格有所下降,但我认为这是短暂的,因为复合肥是资源性产品,国家在不断控制原料开采,且原料一直在涨价。
刘晓霞:虽然市场波动频繁,但我认为明年的肥市应该相对稳定,不会出现大的跌幅,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可以得知,国家在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和补贴,出台了很多利农的政策,农产品价格的上涨也保障了农资支出成本,加上上游原料价格的持续走高,所以复合肥应该也是水涨船高。
魏贵生:随着12月关税的出台和国家政策对农业的调控,个人预估明年复合肥市场基本会与今年保持平衡,短期内不会出现大的涨跌。
李晖:国际化肥价格近期不断下滑,但国内化肥价格与其相比仍处低位,而国内cpi仍会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较高水平,化肥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煤、电、人工等都已上涨,对企业成本影响很大,因此短期内化肥价格波动应不会很大,较为长期的走势还要看国际经济是继续下降还是企稳,国内cpi是否已受控制等因素。
陈禹道(广州市瑞特沃肥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的大背景下,原材料的价格可能会有略微下降,但是诸如交通运输等外部原因的综合因素作用,明年市场价格不会出现大幅波动,仅会在小范围内浮动。
张国勤:由于当前阶段厂家及下游复合肥库存十分有限,复合肥厂家原料库存同样不足,市场短期内会持续僵持状态,复合肥也只能维持低端,难有进一步下滑空间。
吴洪彬(青上化工(佛山)有限公司总经理):目前市场的存货量不是很大,预计明年市场会出现小批量进货及短期市场某些产品断货现象,钾肥会在1-2月份价格上涨,复合肥在3-5月份后会上涨,整个肥料行业会进入一个春天。
李庆:12月关税政策的出台,有抑制明年用肥旺季价格暴涨的可能,却难以对目前的价格起到较大的打击,后期复合肥价格下行空间有限。
陈家胜:结合目前市场行情,肥市前景应该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从三个方面谈一下主观意见:钾肥方面,近期因煤、电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钾肥生产成本有小幅上涨的趋势。氮肥方面,随着电价上涨,尿素价格每吨上涨30-50元,外加国家政策的调控,多个小型厂家减产或停产,造成氮肥供应量有一定程度的削减,现阶段尿素价格已有小幅回升,预计会涨至2011年4月份的价格水平。磷肥方面,随着北方季节性用肥高峰的到来,带动磷酸一铵、二铵需求量的增长,价格也会随之上扬。预计价格会恢复到2011年初水平。综上所述,个人认为复合肥行情会是稳中有升的趋势。
关税调整提高肥企应变能力
记者:去年底《2011化肥关税新政》出台,主要调整尿素和磷肥的出口关税税率,请问该政策给行业带来了哪些影响?对调整后的税率有何看法?
杨永藩:出口关税税率调整,是国家基于行业长远发展的考虑,高瞻远瞩,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作用是十分有利。调整税率后,复合肥行业呈现挑战与机遇并存局面,这要求企业在市场运作中能够把握好度,化挑战为机遇。
史庆林:关税调整使肥料出口企业能获一些机会,但受世界经济低迷影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也有一定困难。
刘晓霞:关税政策直接关系上游原料价格的波动和品种的生产导向,对下游肥市带来冲击,直接表现在价格波动,影响生产企业对复肥产品类型的选择。
李晖:调整化肥出口关税肯定对化肥价格有很大抑制作用,由于国际市场上的化肥价格较高,如果不出台这一政策,国内化肥价格将不会是现在的水平。当然,出口关税政策的出台对稳定国内化肥价格,防止价格大起大落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吉姆·爱德华:对复合肥的市场直接作用不大,但却间接造成肥料成本的波动。关税提高导致出口量减少,国内市场会出现饱和现象,供求发生变化价格就会有所反应。
颉红涛:是对市场行情影响太大,产品价格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产品价格不稳定,给企业带来经营困难。对关税的税率调整个人认为要么放开,要么全部管死,不要有淡旺季之说。
金立歆:个人认为目前氮肥行业和磷肥行业优势企业主要靠资源支撑,核心是通过降低资源定价获得市场竞争力。又是一年化肥关税政策出台期,希望新政策能兼顾化肥行业的利益、农民的利益,同时保证政策连续性,从而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李庆:此番调整迫使尿素、磷铵企业主动控制调节产能,抑制地方盲目新建、扩大产能,对当前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局面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也促进了尿素、磷铵传统化肥企业加快创新,降低成本,提高产品优势,增强市场竞争力,适应市场新形势。
何飚:国家大幅调高化肥出口关税,目的是抑制化肥出口,稳定化肥价格,确保国内用肥需求,但是限制出口导致化肥仓储期加长,资金成本、仓储成本都会增加,给化肥企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国内肥料销售价格竞争将更加激烈,节能降耗、产品升级,无疑是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笑到最后的法宝。
陈家胜:应该说《2011化肥关税新政》的出台,整体上是有利于肥料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适时调整尿素和磷肥的出口关税有利于保障国内刚性需求的供给,同时也做到了资料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华南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
记者:近年来,北方肥企悉数南下,华南市场更趋激烈,企业该如何应对激烈竞争?
杨进昌:广东向来是全国化肥的主要消费市场,竞争本就十分激烈,加上许多北方企业的进入,明年的肥市可以用惨烈来形容。但不管竞争达到何种程度,只要在强大企业本身与固实产品质量两方面练好“内功”,就能“百毒不侵”,公司的今年销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5%。
欧阳林峰:面对越来越大的竞争与挑战,南方企业应该采取两步走的战略,一方面在南方巩固根据地,另一方面北上发展根据地,使企业从区域品牌成长为全国性品牌。
魏贵生:华南市场属于亚热带气候,比较适应农作物的生长,所以经济作物也比较多,用肥需求量大,是每个肥料企业的市场必争之地。作为本土企业,我们将继续深耕本土,在产品质量上把足关,让农民买的安心,用的放心。
钟伯清:与其他竞争性行业一样,激烈的市场竞争是化肥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该过程必然淘汰大部分落后企业,同时使部分有竞争力企业得到大力发展,天禾会主要从三方面应对激烈竞争:1、提高自身水平,包括优化内部管理水平和提高经营能力;2、深化农化服务,为农民提供优质的作物营养解决方案;3、立足 “诚信为本,服务三农”的经营宗旨,加快推进“配送网络终端化、物流配送立体化”的战略转型,提高自身竞争力,持续做大做强。
张宗礼:为更好地降低运输成本,零距离服务全国“三农”事业,史丹利公司已在吉林、河南、湖北、广西等地投资建厂,销售市场十分看好。目前,我们正根据华南各地市场需求不断创新、研发高端产品,力争为华南广大农民朋友送去最好的肥料和服务。
颉红涛:华南市场过去由于受物流制约,销售一直不是很好,2012年随着贵州项目、河南项目的建设,加大了华南市场投入,计划在与记者合作,试验示范等方面的推广。
金立歆:对于北方肥企南下,关键在于做好自己的产品,保持产品质量稳定,做好产品售后服务。
张国勤:作为北方企业,我们会在以下几方面做努力,更好的服务华南市场:第一,针对华南地区土壤结构和种植习惯研发产品,最大限度的接近市场需求;第二,通过一系列灵活多样的销售激励政策,提高市场购肥用肥积极性;第三,利用华南地区的强势行业媒体,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多渠道宣传,尽可能提高产品知名度。
吴洪彬:北方肥料具有价格偏低及前期铺货等优势,但是也有不足之处:首先高塔相对来说并不多,在速溶和高含量技术方面较弱,南方用户对北方产品认知度不高。公司今年准备调整市场层次,以高塔速效、高效为前提,做到产品差异化、概念新颖化、推广手法独特化、团队统一协调化、渠道耕作精细化等改革政策,实现点对点服务政策,相信2012年对青上来说是个新的春天。
郭峰:最近一两年,随着华南地区一些新建产能的释放及北方肥企的悉数南下,华南化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任何厂家要在销量上寻求突破都必须付出比原来更多的努力。截止到今年11月底,我们在华南市场的销量突破11万吨,较去年有了很大增长,公司会继续在研究南方用户用肥习惯、强势媒体宣传等方面做足功课,力求为南方用户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产品。
曾捷:公司主要以有机类产品为主,复肥上力求以差异化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有所作为,避免与北方肥企正面交锋。
何飚:公司生产生物肥料已有十几年,作为生物肥料行业的老牌企业,我们的产品在华南地区有一定知名度,销售方面就腐秆剂来讲,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面对越来越激烈的竞争,我公司发挥自身研发优势,不断开发新产品,对原有产品不断更新,尤其是专门针对有机食品生产的肥料,比如lpk生物肥,解决了有机生产过程中有机磷钾短缺的矛盾,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竞争能力。
新型肥料:福音还是炒作?
记者:当下肥料市场,如微生物肥、甲壳素肥、控失肥等新型肥料概念层出不穷,请问您对此现象怎么看?您对这些新生肥种的发展趋势有何预判?
杨永藩:这是一个不正常又正常的现象,和中国当前的国情分不开。新生肥种的发展,一方面需要国家政策支持,在技术和方法上适度规范;另一方面需要企业真正从技术上创新,加上农民使用水平提高等综合作用的发挥,才能真正保障新生肥种的健康发展。
史庆林:真正的新型肥料和玩概念是两回事,我们需要的是真正新型肥料的诞生。
杨进昌:市面上如此多新型肥料的涌现,其中不乏概念炒作者,想要这些新生事物得到健康发展,说到底还是要制定标准。
朱爱军:这是我国农业进步、种植业繁荣的表现,这些新型肥料中不乏好技术和产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施用效果验证,优秀产品将会继续生存和发展。
欧阳林峰:概念越多,消费者就越不清晰产品定位,对于市场来说并非好事。期待复合肥有质的变化,而不是年复一年量的变化。
刘晓霞:市场概念的层出不穷也说明了农资营销整体水平在提高,但是任何概念都必须基于切实的生产技术和使用效果,而不是凭空创造。只是为了销售而滥用概念欺骗消费者,必然走向“死路”。
李晖:国内的新型肥料很多是在炒作概念,这也是目前化肥市场上的乱象之一,发展新型肥料是一个方向,但前路漫漫。
颉红涛:新型肥料是行业的发展方向,是产品结构调整的手段,一定不要让新型肥料成为厂家造价和牟取暴利的遮羞布。
金立歆:对于现时市场上涌现的概念肥料,可能一开始用户会图新鲜施用,但真正的效果与否,一二年内便会显现,市场就会逐步回归理性。
张国勤:有新的产品出现对整个行业和用户来说是好事,但产品质量是否能过关,是否能够真正的给农民带来效益才是关键,然而眼下很多新型肥料都是以偏概全的做宣传噱头,所以当务之急是标准的制定。
吴洪彬:众所周知,植物所需求的养分无非是氮、磷、钾,当下类似微生物的肥料,只是打出了概念和销售卖点,所起作用不能和高塔类硫酸钾型及硝态氮类型相比。但在某些地区年度施肥量比较大,土壤养分含量比较高,在某些蔬菜类的作物上添加微量元素的速溶肥料后,做为追肥会产生一定快速的吸收效果,因此给了概念肥的一个展示的空间及平台。添加微量元素的肥是好肥,短期市场效应高,但是长期效果和市场效益有待考察。
郭峰:当我国化肥基础原料供应充足时,适当考虑农业生产需求,研制一些适合某些特定土壤,特定作物,特定气候的功能性肥料、针对性肥料是一个发展方向。
李庆:新型肥料层出不穷是化肥行业发展的动力,有创新才有发展,应该鼓励创新。同时希望国家出台相关的制度或措施,对新型肥料进行科学的鉴定,对确属创新产品,应在权威平台向社会公布,相反,对纯粹炒作概念牟取暴利的企业予以适当惩罚和引导,从而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何飚:新型肥料可以有效改善传统肥料过量施用造成的资源浪费、农业成本增加、环境污染、农产品品质下降等问题,正确施用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达到“增效增产、减量降污”目的。因此,发展新型肥料势在必行。
陈家胜:现在新型肥料概念鱼目混杂,品种繁多且价格差异大,近两年该现象愈演愈烈,有一部分是高科技运用的成果,也有一部分是炒作概念,这个和其它行业一样,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最终还是会回到以科技创新转化为产品这条主线上来,这才能适应企业的长期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另: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农资电子画册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www.2888.tv/hangqing/347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