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湖南省益阳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3月15日      阅读次数: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湖南益阳不断创新农业科技发展思路,着力提高农业科技发展水平,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跨越。 一、益阳市农业科技创新取得的主要成绩 近年来,益阳市按照“抓产业、建基地、扶龙头、求高效、重生态、保安全”的理念,大力实施“转变、拓展、提升”三大农业发展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了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011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6.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6622元,同比分别增长3%、17.9%。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优质稻率、粮食加工率和规模生产水平均居全省第一。 1、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力实施良种、绿色植保、科技入户工程,目前全市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测土配方施肥面积亩节本增效80元以上,统防统治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低于5%,稳产高产等实用技术入户率达95%以上。同时,积极开展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示范片产量高出平均水平10%以上。“十一五”期末,全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5%,高出全国3个百分点。 2、农业标准化与品牌建设不断加强。“十一五”期间,全市共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15个、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13个;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及产地认证标志393个,建立种植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1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258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场20个,成功争取大通湖区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发展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克明面业、益华水产、口口香米业、安化黑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先后获“中国淡水鱼都”、“中国黑茶之乡”殊荣。 3、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加大科研开发力度,科研成果水平明显上升。市农科所先后选育了益晚籼4号、湘早籼45号等优质高产水稻品种12个,湘早籼45号成为全省重点推广早稻品种,年推广面积超过1000万亩。选育的湘益猪配套系,增补了省内优质瘦肉型种猪配套系空白,进入国家畜禽品种遗传基因库。“十一五”期间,该所共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11项,成为全国百强市级农科所。同时,立足传统产业优势,不断加大农机新产品的研发力度,主打产品风冷柴油机、小型耕整机、节能型收割机享誉国内外,目前益阳已成为全国小型农机具研发、制造之乡,全市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59%,居全省领先水平。 4、农技服务体系不断健全。不断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全市建起了85个公益性的乡镇农技推广站,覆盖全市各个乡镇,并依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公司等建立起了多元化、多层次的社会化农技服务体系。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科技、阳光工程、农民创业培训,每年培训科技示范户1万户,培训农民10万人(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科技入户对接,并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开辟电视、网站、手机、报刊等农业信息服务途径,全方位构筑农技服务快速通道。 二、制约益阳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瓶颈 近年来,益阳市农业科技创新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突出表现在“四个不足”。 1、农业科技自主创新成果供给不足。农科教结合、产学研协作不够紧密,科研成果与产业发展严重脱节,县级基本上没有农业科研机构。市级农业科研机构跟踪式,模仿式,甚至低水平重复式研究比较多,产前、产中、产后等技术集成不配套。水产、黑茶产业作为全国的主产地,而没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益阳是全国苎麻生产基地,省麻科所搬迁后,苎麻生产退化。同时,企业自主研发新产品能力不强,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不高。 2、农业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不足。近年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的投入不但没有增加,相反有下降的趋势,尤其是用于科研机构的科技经费几乎没有,财政科技投入结构有待优化,稳定投入的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如市农机研究所从1999年开始,由财政全额拨款改为按基数的70%拨付,市农科所的科研经费靠生猪产业发展创收解决。 3、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足。乡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改革完善。目前乡镇农技推广站普遍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活、人员素质不高、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农业科技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不强,服务质量和水平偏低。如全市85个乡(镇)农技推广站,20%缺办公和试验示范场所,有办公电话的仅占10.6%,有办公电脑的仅占16.5%。同时,全市专业合作组织拥有专业技术队伍的不足10%。 4、农业科技人才总量不足。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高级科研人才引不进,留不住,非农业科研人员比例较大,结构不合理。目前,全市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仅1095人,人均服务耕地面积近4000亩。 三、加快推进益阳农业科技创新的举措 中央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科技创新作出了明确部署,关键在于狠抓落实。十二五期间,益阳市提出要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市、环洞庭湖区生态经济圈、绿色益阳三大目标任务,就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摆上更突出的位置,进一步优化思路举措,加大工作力度,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建设水平。 1、加快种业创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要充分利用种质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布局结构。切实加大对种子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其在品种培育、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力争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的良繁和生产基地,尽快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特别是在粮食、生猪、水产支柱产业领域要打造1—2家育种能力强、生产加工技术先进、市场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的现代种业集团。 2、加快农业科研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加大公益性农业科研专项实施力度,强化技术集成配套。创新农科教、产学研紧密结合协作机制,形成科技创新合力。鼓励龙头企业加强院企对接,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找成果、找项目,自主开发品牌。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力度,鼓励院校、区县共建,打造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3、加快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要按照“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要求,切实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引导。加快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与推广,每年主推优质品种90个以上。大力推广水稻生产和水肥一体化等稳产增产和抗灾减灾技术的集成应用。创新农技推广机制,大规模、成建制整县整乡开展高产创建,示范带动大面积平衡增产。大力开展“菜篮子”产品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创建一批标准菜(茶、果)园、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并采取省市共建模式,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部省级标准化示范区30个、市级标准化示范区100个。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到2015年,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到700个。 4、加快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提升农技服务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健全公益性服务体系。以培育多元化组织为重点,发展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引导鼓励各类社会化服务力量开展农技推广服务,努力构建以公益性推广机构为主导,其他服务组织广泛参与的“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推进农业科技下乡、进村、入户、到田,提高农业科技成果的入户率和到位率。 5、加快农业科技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水平。要以实施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为抓手,引进一批农业院校毕业生充实到农业科研机构和基层农技推广站所,并采取有力措施,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技术培训,重点培训一批农技科技人才。切实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和素质提升,每三年进行一次轮训,培育一批基层农技推广骨干。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育一批种养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农民。
http://www.2888.tv/news/1119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