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中国粮食稳定发展道路的中原实践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8月31日      阅读次数:

2012年7月6日,为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作出重要贡献的河南农业大学,迎来了百年华诞,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贾庆林、李长春、李克强以及回良玉、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来贺信。

2012年7月12日,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发布数据:今年河南夏粮总产量637.2亿斤,比去年增产10.9亿斤。在稳居全国第一的同时,实现了自2003年至今的“十连增”。

2012年7月14日,距今1400多年的隋唐时期“国家粮仓”——黎阳仓揭开了神秘面纱。考古发掘发现,这个位于河南浚县境内的官署粮仓,已探明的84个仓窖可储粮3000多万斤,能供8万成年人食用一年。

10天内发生的三件新闻,看似联系不大,但因有了“河南”和“粮食”两个关键词,其象征意义就变得格外意味深长。承载八千年农耕文明的河南,其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荣耀,不仅仅停留在“得中原者得天下”的历史记忆中,不仅仅停留在令人称奇的考古发现中,而且因为政策科技的关键支撑和行政的强力推动,得以生动而鲜活地展现在“十连增”的灿烂辉煌中。

粮食,还是粮食,是河南人的命根,也是河南人的图腾,更是河南人的自豪。如今,放眼河南大地,千里沃野,万顷平畴,“天下粮仓”的传奇卷轴让世界为之惊艳:进入新世纪,总产量连续6年超千亿斤、连续8年创新高、连续11年居全国首位,用占全国1/1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4的小麦、1/10的粮食,除满足全省1亿人口的粮食需求和粮食加工企业的原料需求外,每年还向国家贡献400亿斤以上的商品粮及其制成品。

在工业化、城镇化大力推进过程中,河南农业的成就之大、对国家粮食安全的贡献之大,值得大书特书;特别是河南在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中坚持“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意志、责任和智慧,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时不断创造的新经验、新实践和新探索,更是令人敬佩有加。盛夏时节,我们行走大中原,见证丰收年,在古韵新貌中,近距离感受了中原崛起磅礴的决心与力量,也看到了中国粮食稳定发展道路的河南画卷正在迤逦展开。

信号一直不变要求一直不松支持一直不减

——落实好中央“三农”政策,健全好利益补偿机制,让抓粮种粮的有荣誉、有实惠、有后劲。政策支持是河南粮食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为什么河南会取得夏粮“十连增”?在河南采访中,我们接触了各级干部、农业专家、科技人员、普通农民,大家对此说了很多原因,但排在第一位的,都是政策好。中央重农的政策、河南抓粮的举措,像春雨一样滋润了中原的土地和中原的农民。

河南的农事和粮情,一直牵动着中南海。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到河南考察,心中挂牵的是粮食,必看的也是农业和粮食生产情况。“能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的同志肩上是有责任的。”胡锦涛总书记的谆谆告诫,寄托了党和国家对河南的殷切期望;“农业是河南的优势,中原经济区建设,依然需要在念好‘粮食经’的基础上全面展开。”连续九年在农业生产关键时节来到河南视察的温家宝总理,语重心长地嘱托;“如果河南的粮食生产掉下来,别的地方就补不上、背不起,抓好河南的农业农村工作、稳定粮食生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回良玉副总理一语道破河南粮食生产在全国的分量。

河南的决策者对河南农业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责任,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识。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始终强调,抓好河南的农业和粮食生产,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任务艰巨。省委书记卢展工决心坚定:“粮食生产,只能进,不能退。”省长郭庚茂也强调“要通过加快新型农业现代化来稳固粮食基础”。2010年春,河南向国家作出了10年之后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的郑重承诺;2011年,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幕开启,河南省委省政府特别强调“两不牺牲”,在确定中原经济区诸多定位时,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首位;2012年,河南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规划建设一批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高标准永久性粮田,确保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

抓好粮食生产,不仅是河南的政治责任和使命,也是河南立足自身条件和优势,实施中原经济区大战略的核心支撑。

今年1月5日,对焦作市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村的种粮大户王福军来说,是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女儿出嫁,国务院奖励的东方红拖拉机也披红挂彩地开回了家。

去年底,新中国成立以来表彰对象最全、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河南省受到通报表扬,有20个产粮大县、54名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王福军就是其中之一。

“这些年从中央到省市县,对我们种粮农民支持都非常大。种粮食既得收益又得荣誉,对我们农民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大好事。我打算带动更多乡亲多种粮,多打粮。”王福军的一席话,表达了许多种粮大户的心声。

“种粮农民钱袋空、产粮大县财政穷”的尴尬境地,曾经直接导致粮食生产动力严重不足。为了让抓粮种粮“有荣誉、有实惠、有后劲”,河南在把中央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好的基础上,健全利益补偿机制,加大了对产粮大县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了对产粮大县、种粮大户、育种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的奖励。

提起去年底国家表彰产粮大县的事,驻马店市汝南县农业局局长雷向东至今还心存遗憾:“河南省20个县入选,每个县获得1000万元奖励,我们在省里排在第22位,只差两名就选上了,很可惜。不过后来在全省的表彰大会上,我们也获得了表彰和奖励。”

近日,河南省财政厅给各市下达了2012年产粮大县奖励资金。其中安阳获得1.78亿元,较上年增长65.21%,滑县还额外获得超级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780万元。许昌市获得产粮大县奖励资金1.125亿元,增加近一倍。

2005年的时候,河南全省对产粮大县的奖励资金只有5.3亿元,今年增加到30亿元,增长约5倍,8年累计119亿元。随着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针对性越来越强、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地方政府扶持粮食生产和产业发展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对于在高产创建、土地流转、合作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组织和个人,各市县还拨出了专项资金进行奖补。新一轮学习科技热、承包土地热、购买农机热正在农民中掀起。

事实证明,自上到下,从产前、产中到产后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产生了积极效果。2004年以来,河南省粮食连年增产,总产量连续迈上800亿斤、900亿斤、1000亿斤3个台阶,201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达到了1100亿斤以上。今年全省夏粮播种面积达8050万亩,比上年增加20万亩。

下一步,如何立足现有财政条件把粮食生产抓好、把种粮农民积极性保护好?对河南的决策者来说,势必要求每一分钱都得催生出最大效益,而不能撒胡椒面。省委常委、副省长刘满仓说,河南确立75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区,就是要按照“资金安排向高标准农田聚焦、项目布局向粮食主产区聚焦”这“两个聚焦”的要求,瞄准最适宜种粮、增产潜力大的产粮大县,集中投入,把这些地方打造成高产稳产的“永久粮仓”。

“种子,历史的土壤里,你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容颜”

——“国家队”、“省级队”、“市县队”和“农民育种队”各显神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民营种企成果迭出。种业革命是河南粮食稳定发展并寻求突破的关键支撑

河南夏粮生产“十连增”,走出了以往粮食生产“两增一平一减”的怪圈,绝不是简单的运气和偶然。

著名小麦育种专家、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主任许为钢告诉记者,2003年河南省夏粮单产为318.1公斤,随后一路攀升,达到今年的395.8公斤,每亩净增了150多斤。通过面积、单产、总产三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过去10年,在播种面积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总产增加主要得益于单产提高,而单产要提高种子是关键。

“科技兴农,种业先行”。品种的更新换代和种子的优良品质对提高作物产量至关重要。“单产的变化,品种的贡献率要占到一半以上。河南针对农业科技创新前瞻性突出的特点,采取超前战略,抢占科技研发制高点,掀起了一场‘种业革命’。”许为钢说。

可谁能想到,就在上世纪90年代,河南还靠四处调种过日子,在各地小麦品种五花八门、东西南北逐鹿中原的环境中难以突围。

“粮食大省没有自己的当家品种怎么行?”2000年之后,河南加大了种子繁育发展力度,2001年,时任河南省省长李克强提出“要把河南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和加工基地”,随后优质高产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推广等重大科技专项启动,加快提升了育种科研水平。

“厚积薄发,十年磨剑。”省农业厅负责人说,“近年来,河南的育种力量越来越强,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现在河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农作物育种大省和供种大省,其中优质小麦和优质玉米的供种量居全国第一位,不仅满足了自身需要,还把良种种在了山东、江苏、四川、安徽、湖北、河北、陕西等省的土地上。”

7月3日,在鹤壁市农科院,记者见到了我国著名玉米育种专家程相文。冬去春来,南繁北育,面前的这位古稀老人在河南和海南玉米繁育基地之间往返了40多年,把全部热情都倾注在育种事业上。

一提起玉米,程相文便兴奋不已。在宽敞现代的成果展厅,他给记者介绍了豫玉11号、浚单18、浚单20、浚单29等近年来通过国审、省审的“明星”品种。这些玉米被摆放在一个个“大金碗”中,在灯光的映照下,闪耀着黄金的光芒。而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今年2月刚刚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浚单20”,这是程相文的心血之一,目前已成为黄淮海地区种植面积最大、全国种植面积增长最快的玉米品种。

2011年1月22日,温家宝总理在视察鹤壁市农科院时,专门为浚单系列玉米种子题名“永优”,勉励程相文团队培育出的种子品质永远优秀,在与外国种子的竞争中永远保持优势。

温总理对程相文的“永优”之托,不禁让人想起河南老一代育种学家、中国玉米育种奠基人之一吴绍骙。1962年春天,周恩来总理也曾握着他的手嘱咐他“大办农业,多为祖国培育良种”。

吴绍骙、范濂、胡廷积等老一代育种和栽培学家,给河南农业打下了坚实而深厚的科技基础。近年来,河南涌现出的以郭天财、许为钢、雷振生、茹振钢、堵纯信、程相文等人为代表的一批国内小麦、玉米育种领军人物,正是站在前辈科学家的“肩膀”上,薪火相传,才取得今天的骄人成绩。他们将育种栽培事业进一步发扬光大,带动全省的农业科技人员,实现了河南由需求大省向供种大省的转变。

除了这些“国家队”、“省级队”,中原大地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河南粮农对增产的孜孜追求,还催生出了一批“市县队”和“农民育种队”。7月5日,记者走进成立于1959年的温县农科所。让我们没想到的是,一个县竟有这么大规模的农科所;让我们更没想到的是,一个县级农科所竟有这么多科研成果。在展览大厅的墙上,记者目睹了一面浓缩了温县小麦育种半个世纪艰辛与辉煌的实物展窗,豫麦25、豫麦41、豫麦49、豫麦58、温麦18、温麦19……一株株披红的麦种嵌在墙上,不断攀升的不仅是时间的年轮,更是一百斤一百斤跃升的单产;不断变化的不仅是领军人物的名字,更是一个又一个破茧而出的新品种。这中间,温县地方和民间育种传统的浓郁氛围功不可没。

农民育种家吕平安就在这种氛围中脱颖而出。业内人士都知道,农业育种不仅周期长,而且成功率极低,许多农业专家辛苦一辈子也没有培育出一个良种,但吕平安这个普通农民,却在自己的责任田里搞出了名堂。经过30余载不懈追求,吕平安培育出10多个小麦高产优质新品种(系),累计推广面积达2.01亿亩。其中一个还获得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种子,孕育生命的载体。历史的土壤里,你可以改变一个世界的容颜……”在他的科研基地,吕平安深情地望向试验田,给记者念起了他最喜欢的诗句。如今,吕平安创建的集小麦、玉米新品种培育、繁育、推广为一体的民营科技企业,承担了国家和省部级多个重大项目,每年能向社会提供优良品种1亿公斤。

“目前,我们已经研发完成了足够未来8年更新换代的品种,我们有信心为河南粮食发展不断攀上新台阶作出更大贡献。”许为钢说。

目前,在河南,“国家队”、“省级队”、“市县队”和“农民育种队”各显神通,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民营种企成果迭出,一个学科齐全、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结构优化的农业科研体系正在形成,一大批产量高、品质好的粮食新品种被选育推广。河南全省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力推动了粮食亩产的稳步提高。

同是一片天,同是一块地,同是一个种,为啥产量能差很多?

——高产创建、成果转化、包村包乡,既抓源头、又抓中间,既抓科研产量、又抓平衡增产,推广普及工作立足解决“最后一公里”,将好技术与好品种一起集成打包送到农民手中,让农民也能种出科学家的产量,让科技对河南粮食稳定发展的作用更直接、更生动、更具体

紧抓科研育种的同时,大力推动高产技术的普及推广、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使河南走出了一条通过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依靠科技实现粮食增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同是一片天,同是一块地,同是一个种,为啥产量能差很多?“良法的作用功不可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副组长郭天财说,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深耕深松、精量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病虫草害综合防治、高效植保、保护性耕作、滴灌、数字农业等技术集成、高效、规范应用,进一步挖掘了粮食生产潜力。

在鹤壁市淇滨区钜桥镇高产创建核心万亩示范片,刘寨村农民王启和正在忙着给玉米间苗、施肥、打药。提到产量,他高兴地说:“这个示范区里有我家5亩地,今年夏收时,每亩打出了1300多斤麦子,这个产量以前想都不敢想,多亏了高产创建。”

在粮食高产创建方面为全国探路的鹤壁,近年来经过“小面积攻关、核心区示范、大面积推广、整建制推进”四个阶段,先后创全国高产纪录14项。今年夏天,钜桥镇高产创建核心万亩示范片内小麦的平均产量达到697.1公斤。先进适宜的集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鹤壁各个示范片像钜桥镇一样,实现了持续高产稳产。

“我们就是要把最好的地种粮食,依靠技术,提高单产,改善品质。”在鹤壁市委书记丁巍看来,“高产创建示范区使群众看有模式,学有样板,已成为没有围墙的技术培训学校。通过培训示范,把专家技术转化为农民的生产技能,把试验田产量推广到大田,大大提高了农民科学种田水平。”

栽培管理技术、病虫防控、科学施肥、机械化生产,贯穿农作物生长周期的这四大技术节点环环相扣,集成为高产创建这个整体工程。河南在高产创建上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掘出了优良品种的潜力,真正实现了从科学家试验田产量到农民大田产量的同步复制和放大。如今,无论是在豫北灌区、豫中补灌区,还是豫南雨养区、豫西秋粮旱作区,每个生产类型区都有一套先进适用的集成技术,推动着各地粮食生产不断迈上新台阶。

农业科技的落地生根,关键在于“最后一公里”。在近年开展的“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活动”中,1.3万多名农业科技人员在小麦生产关键时期累计入户指导36.7万次。在“粮食科技特派员专项行动”中,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深入到粮食丰产工程项目核心区、示范区和产粮大县,全程指导粮食生产。还有“专家会商制度”,每逢粮食生产关键时节,省里组织专家到各地指导生产、开展调研,之后专家碰头会商,对问题做预测,并制订田间管理下一阶段方案,为农民科学种粮做足保障。

种了3200多亩地的驻马店市汝南县金铺镇种粮大户杨自来,对农技指导的必要性认识很深刻。他说:“过去那种‘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咱咋着’的做法根本行不通了,用药不对路,不及时,打三遍药也顶不上有指导的一遍药。2月小麦刚返青时,要不是农技员带药下来,说要提前防治纹枯病,按我以前等叶子发黄了病已经很严重时才打,肯定要少收不少粮食。”

为了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增强科技应用能力,焦作市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农业科技“流动大学”的新思路。“虽然学院设在城市,但要把教室搬到农村。”副市长牛越丽说,“流动大学”已先后在武陟、修武、博爱等5个县市区188个村举办专题讲座、培训班260余期,培训学员2.2万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8.6万份。

目前,以农业科技“流动大学”建设为契机,河南全省各地还尝试着统筹各地涉农科技资源,组建种子科技产业联盟、农资科技产业联盟、科技教育产业联盟,形成一套以农业科研单位为主体,多部门横向联合,市、县、乡、村纵向互动,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力量共同参与的农业科技推广新体系。而这必然会为粮食生产稳步再上台阶提供坚实保障。

一片片土地在“强筋壮骨”中打造为高产稳产田

——河南近年来在耕地保护、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显著改善了粮食生产条件。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是河南粮食稳定发展的坚实物质基础

如何保证粮食的长久安全?归根到底是要有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稳定可靠的生产能力哪里来?紧抓科技“软件”的同时,河南着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这个“硬件”。

对河南来说,在人均占有耕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耕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耕地保护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全省上下“保红线”这根弦始终绷得很紧。省国土资源厅耕地保护处处长陈志胜告诉记者,多年以来,河南做到了三个不减少——“耕地面积不减少、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粮食播种面积不减少”。连续13年实现“占补平衡”,全省耕地稳定在1.2亿余亩,基本农田稳定在1.02亿亩,保有量均超出了国家下达的指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河南从城市到乡村,从决策者到农民,在耕地保护方面都做出了努力:建设紧凑型城市,避免摊大饼式的城市规划;发展工业化时,一个县建一个产业集聚区;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过程中,搞好土地的复垦开发;土地整治中,尽可能地规划设计复垦开发一批新耕地;特别爱惜土地的河南农民,连沟沟坎坎、边边角角都种上了庄稼。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河南水资源紧缺,人均、亩均占有水资源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和1/4,但他们却以全国1.42%的水资源量,生产了10%的粮食,养育了全国7.7%的人口。

省水利厅副厅长谷来勋告诉记者,近年来,河南结合粮食核心区建设,大力强化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重点在大型灌区的续建配套、小农水重点县、高效节水项目等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621万亩,从根本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针对沿黄却用不上黄河水的情况,河南近年来采取了黄河清淤、干支渠系配套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使许昌鄢陵、周口、商丘禹城以东的农田,30年来首次用上黄河水。2011年全省引黄水量34.4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401万亩,创30年来引水量和灌溉面积新高。

农田林网建设是河南农村的亮丽一景。如今,河南省网、带、点、片相结合,多树种、多林种、多功能的综合性农田防护林体系已基本形成,566.7万公顷农田林网、农林间作的广袤土地上,林网如织,林带纵横。全省94个平原、半平原县全部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1000多万亩风起沙扬的沙化土地变成良田。内黄县马上乡小黄滩村土地之前沙化严重,一年只能种植一季花生,亩产仅300斤。营造农田林网后,种植的小麦亩产达到760斤,花生亩产增至720斤。当地农民形象地说:“林网歇地一条线,农田增收一大片!”省林科院林业研究所所长李良厚说,多年实践证明,发挥农田防护林体系的生态屏障作用,是提高粮食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

一片片土地从“贫瘠脆弱”变得“筋骨强壮”,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得益于正如火如荼加快推进的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走进一个个项目区,笔直平坦的条条道路,郁郁葱葱的路旁树木,整齐伫立的座座井房和一望无际的片片良田,勾勒出一幅幅生机勃勃的乡野画卷。“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科技优、机械化、严管理、机制活、产量高、可持续、利国家、惠百姓。”封丘县县长李晖用一套“三字经”对此进行了生动描述。

封丘县曾经被盐碱、风沙、旱涝长期困扰。“北望沙门路,无风亦起尘,蓬头经布妇,赤脚煮盐人”,这首诗歌道出了历史上百姓生产生活的艰难。近年来通过农业综合开发,昔日的背河洼旱涝田变成了稳产高产田。“晴天一身土,雨天难出门”、“收获靠肩扛,农机难进地”、“涝时水汪汪,旱时一片黄”是黄陵镇庄呼村农民赵振录难忘的记忆。他说:“农业综合开发后,路好了,机井多了,电也通到了地头,合闸出水,浇一亩地十来块钱,省力不说,费用也省一半。最高兴的是多打不少粮食,以前一亩地也就300多公斤,现在都是500公斤以上。”

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主任井剑国告诉记者,经过开发的土地,产能明显提高,综合开发重点县粮食产量占全省总产量的42%,每年新增粮食产量占全省新增产量的70%左右。2011年重点县项目区粮食平均单产达到550公斤,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75公斤,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多元。同时通过综合引黄灌溉改土、增施有机配方肥和农家肥、深耕、秸秆还田等措施,使耕地质量提升很快,项目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从2008年的1.2%,提升到现在的1.8~2%。

目前,河南各地正在大力推进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按工程规划,到2020年,规划区建成2477个万亩方,面积3693万亩;9012个千亩方,面积2066万亩;37215个百亩方,面积676万亩,集中打造6435万亩平均亩产超吨粮的高标准粮田,实现高产稳产。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85%以上,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100%,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全覆盖。规划整合20多项重点建设项目,涵盖农业综合开发、国土资源、发展改革、水利、林业、交通、电力、气象、农机、农业等相关部门牵头实施的农业项目,着力形成“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合作机制。今年要巩固完善建成1107万亩高标准粮田任务。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刘满仓说,“强筋壮骨夯基础,河南近年来在耕地保护、农田水利、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显著改善了生产条件,为提高抗灾、防灾、减灾能力,保障粮食生产稳定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

“有的时候看似风调雨顺,实则工作安排在先”

——针对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及时调度农情、研判形势、部署工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行政推动是河南粮食稳定发展的有效保障

10年来,河南粮食能够稳定增产,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部门重农抓粮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针对粮食和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河南省委、省政府及时调度农情、研判形势、部署工作,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采取强有力的推动措施,全力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去年麦播以来,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省长郭庚茂多次深入农村,查看小麦长势。省政府5次在全省性会议上对夏粮生产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主抓农业的副省长刘满仓更是紧紧盯住农田,经常天刚亮就出发,不打招呼就扎到田间察看苗情。在粮食生产的关键时期、关键环节,除了派出督导组和专家组外,省委、省政府的领导经常到田间实地调研察看,然后带着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召开会议,迅速出台针对性措施,让问题尽快解决。

“有的时候看似风调雨顺,实则工作安排在先。”省农业厅厅长朱孟洲向记者介绍说,每年两熟庄稼,小麦8个月,玉米90多天,可以说从种到收的每个时令季节、每一天都不敢放松警惕。应对自然灾害,省里高度关注,抗灾减灾意识强,抓时令,抓督查,抓奖惩,抓作风,大灾之年,保证了粮食增产。抗旱和抢收时,农业、农机、气象、电力、供销、公安、交通、财政、金融、粮食、工商、质监齐上阵,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2009年的大旱,让朱孟洲至今难忘。他说,当时全省总动员,甚至提出了“一手抓应对金融危机,一手抓抗旱浇麦”的口号。省里紧急调拨12.5亿元资金集中建设小农水工程,修渠、打井、维修井,从2月下旬开始,一天24小时不停,大干66天,改善水利条件1239万亩,保证了当年小麦在拔节后期的扬花、灌浆用水。去年又是大旱,连续130多天没下雨,春节过后上班第二天,国务院就召开了抗旱工作会,紧接着河南省召集了五大班子会,一场抗旱保苗的攻坚战又打响了。

“一位农民讲,只要及时浇上水的地每亩增产200斤,浇不上的减产200斤,一上一下400斤,账算得非常清楚。”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农业服务中心王克军告诉记者,正因为这样,抗旱保丰收成为县里的头等大事,其它工作都要让路,当时县里派了很多干部下乡组织农民抗旱,除非有极特殊情况,要不啥时抗旱结束,啥时才能回来。

“春争一日,夏争一时。”小麦向来有“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的说法,为此每年夏收都是农业部门最紧张忙碌的时候。省农机局局长张开伦至今说起2010年机收大会战时的情形还很激动:6月10日以后,小麦进入收获期,一般情况下,收割机会根据麦熟顺序从南到北梯次作业,有序转移。可没想到6月13日前后突然连下三天雨,天晴后,因为地里积水,收割机进不去又等了两天,这时候,从南到北全省几千万亩小麦都熟了。

“如果不加快收割进度,势必在收割环节造成严重损失。到手的粮食再丢了就可惜了。”张开伦说,那时正赶上端午节,可是从省里到乡里,农口部门不放假,地方书记县长也都扑在一线。组织调集了全省所有农业机械包括外来机械,加快进度,加大力度,大中小机械一起上,能收尽快收,从早到晚不休息,每天1000万亩,连续三天3000万亩,“大头落地”后,大家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今年小麦病虫害发生早,种类多,且呈不断加重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小麦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达2.4亿亩次,对小麦生产构成直接威胁。”省农业厅负责人介绍说,为向病害要粮、虫口夺粮,大批机关干部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奔向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对于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等,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和防控,对麦蚜虫等其它重大病虫,各地还抓住国家推动“一喷三防”工作的契机,普遍加大了统一防治力度,在最短时间内控制了危害,打赢了病虫害防治的攻坚战、歼灭战,挽回粮食损失约30亿公斤。

除了特殊时期的特殊安排,日常工作中,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还建立了粮食生产联席会议、领导联系点、专家指导、督导检查、舆论宣传等五项制度。特别是注重发挥好报刊杂志、广播电视、手机网络等各种各类媒体的作用,及时有效地对农民进行农情播报。每当重要环节和关键时令,报纸上有信息,电视上有字幕,手机上有短信,网络上有通知。病虫害紧急时,晚上看电视剧,屏幕下面都蹦出一行提醒打药的通知。记者在豫北豫南采访中,也目睹了河南各级各类媒体都在为河南粮食生产尽自己的一份责任、出自己的一份心力。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赵素萍说,在全省上下营造好重视粮食生产、抓好粮食生产的舆论氛围,是全省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的重要职责。

大联合,大协作;一加一,大于二

——引导耕地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种粮大户集中,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坚持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新模式。体制机制创新为河南粮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在每年2000多万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情况下,河南不但保证了粮食安全,还取得连年丰收的好成绩,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两年,周口市商水县农业局土地流转办公室主任靳红花每天都很忙碌,因为前来咨询土地流转相关政策的人太多了。她告诉记者,县里鼓励土地流转,每流转100亩县财政一亩奖励100元。至今全县已流转土地22万亩。

这是河南加强土地管理和服务,健全土地流转市场,引导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一个缩影。目前,分散耕种的土地正在加速集中,截至2011年底,全省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1982万亩,占家庭承包面积的20.6%。据介绍,除农户之间流转外,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大户等规模经营主体也作为受让方积极参与流转,规模经营主体逐渐增多,并呈逐步增加趋势。同时流转形式不断创新,除转包、转让、互换、出租等形式外,股份合作、合作经营、土地托管、委托经营等形式不断涌现。

为了防止土地流转出现“非农化”和“非粮化”现象,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流转出去的土地能够继续进行粮食生产。如:严格控制土地用途,建立土地集约经营的利益导向机制,对种粮大户进行专项补贴,鼓励引导促进粮食生产规模化,通过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等方式提供支持等。这些举措既将小农户的个体劣势转化为群体优势、通过大联合大协作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又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大发展。这些年来,河南鼓励和引导种粮农民组织起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据省农业厅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省登记的合作社达3.4万家,入社农户达226.49万户。

今年6月3日,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承包、托管的2000亩地开镰割麦,当天他在魏集镇开了个现场会,当地领导和300多名群众参加。“开阔的麦地里,几台大型收割机并排走,中间是打捆机,后面是种植机。这边割那边种,同时秸秆打好捆整整齐齐摆在那儿,省时省力,非常壮观。老百姓都说,亲眼见到统一规模经营的好处,把土地托管给我更放心了。”刘天华笑着说。

“80后”小伙子白晶,是确山县润丰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他向记者讲述了加入合作社、规模经营的好处:“合作社共4000多亩地,我自己种1000多亩。因为地多底气足,我们跟大种子公司签协议,拿到了质优价廉的原种,我们还和其他农资合作社联合起来,一起跟化肥农药厂谈价钱,能比市场价便宜一半,甚至比经销商批发价还低。”

白晶说他一年纯赚50万元没问题,跟父辈相比,现在种地要轻松很多,收益也高,主要是机械化程度高和抱团规模经营带来的好处。去年他以种粮大户的身份被评为河南省粮食生产先进个人,奖品是一台价值12万元的拖拉机,同时还享受省劳模待遇。

在洛阳,中国一拖集团董事长赵剡水向记者介绍的农机发展情况,从侧面反映了河南的农业机械化程度和规模经营水平。他说,本世纪初,东方红大轮拖尚未批量推广,河南省的农业机械化作业主要由5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完成。2003年以后,大轮拖受到普遍欢迎。2005年,东方红拖拉机在河南的主销机型已经是70马力产品,随后又升级到80马力、90马力,目前达到100马力产品,局部地区已经开始推广更大马力段的产品。

据省农机局提供的资料,2007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公布之初,河南农机合作社只有500家,到去年底就飙升到4182家,平均每个乡镇2.23个。由于农机合作社主要从事粮食生产,拥有性能先进、数量较多、配套齐全的农机装备,具备大面积承包土地、推动土地流转和集成应用农业技术的能力,因此已成为土地流转的新主力。全省还涌现了一批流转土地上万亩的规模化经营示范社,孕育了一批农机农艺融合的现代农业示范社。

“天中麦客,收获中国”。这是驻马店市确山县三源农机专业合作社打出的口号。对于这几年农机作业条件和服务的改善提升,理事长张大生感触很多:“以前我们一出去200多辆车,浩浩荡荡,转场也很累,现在把大家分成小队,10到20台为一队,400公里以上就拖运,省时省力。现在都是订单作业,省农机局信息发布中心还提供调度和信息服务,哪里麦熟,割到什么程度,机车有多少一目了然。另外车上装了全球定位仪,收割机在哪儿、最近的维修点在哪儿,最近的加油站在哪儿都清楚。”

除了种收之外,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也享受到了社会化服务带来的便利。“种子落地,管理上马。”如果管理跟不上怎么办?许昌市的农民不发愁,只要一个电话,“农田专业管家”就会来提供服务,并且同时做技术指导,价钱比自己管理要低,防治效果也更好。

这些“农田专业管家”,就是蓬勃发展起来的植保专业合作社,许昌市将其作为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措施大力推进。襄城县首锋植保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范勋旺说,以前打药是“人背机器”,现在是“机器背人”。如今他们有大型车载式喷杆喷雾机25台,自走式旱田作物喷杆喷雾机4台,电动背负式喷雾器10台,不仅服务本乡,还服务周边5个乡镇1万户农民。

许昌市植保植检站站长马明安说,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出现,解决了农民对于病虫害不会防、不能防、防效不好的问题。现在许昌全市有246家植保专业合作社,他们不仅为土地流转公司、种粮大户提供专业服务,还与各个村签订植保合同,做到“整村推进,一户不漏,连片作业,统防统治”,深受农民欢迎。

这些年来,河南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在尊重、保证和发展农民合法权益基础上,大力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为粮食稳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让“粮袋子”成为支撑河南崛起的优势资源

——依托粮食资源优势,做大做强做优粮食加工企业,不断拉长粮食产业链,让粮食产业为农民增收作出更大贡献。提高粮食生产综合效益是河南粮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以往被一些人视为沉重发展包袱的“粮袋子”,如今已成为支撑河南崛起和前进的优势资源。近年来河南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了由“卖原料”到“卖产品”、由“国人粮仓”到“国人厨房”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依托农业发展粮食工业的成功之路。

在向全国各地提供大量小麦、玉米、大米等原粮的同时,河南更向全国各地提供了大量的水饺、汤圆、方便面、饼干等粮食制成品。记者从省农业产业化办公室获悉,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6532家,2011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3万多亿元。目前,食品工业已成为河南第一大支柱产业。

对粮食深加工企业来说,河南的优势得天独厚:优良的原料产地、四通八达的交通、庞大的消费市场,河南粮食大省、人口大省和中原的地理位置都为粮食深加工企业的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更重要的是,河南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延伸粮食产业链,从增粮增收的高度来认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对待、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来谋划,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引导管理,为粮食产业链的有效延伸、为粮食生产综合效益的显著提高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中国食品名城”漯河,记者从企业的发展轨迹中领略和感悟了一个粮食大省的魅力。临颍县北徐村的党支部书记徐德全靠着田野里的小麦,从一个小面粉厂起步,打造出了今天集粮食加工、饲料生产等为一体的北徐集团;同样由“玩面蛋”起家的南街村,从面粉、方便面到啤酒、快餐食品,走出了一条粮食深加工之路。众多来豫发展的外地食品企业,同样也是依托当地的粮食资源优势,一步步发展壮大起来。

粮食深加工企业的发展,反过来又有力地促进了粮食生产,调动了农民种优质粮的积极性。漯河市农业局书记、副局长王忠民说,在政府引导下,越来越多的粮食加工企业把农田作为“第一车间”,创造性地探索出合同契约型、订单生产型、直接投资型、统一服务型等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了自己安全可靠的产业基地,促进了规模经营,提升了农业档次,带动了粮食生产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

落户临颍县的联泰公司现在已与10个村的3600户农民签订协议,基地面积达到6100亩。麦播前公司把籽大饱满的麦种送到农户手中,种植时由公司派专人去指导,收购时由农民负责包装,费用由公司承担。通过这样的方式,年收购小麦1.8万吨、玉米5000吨,既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效果,又确保了食品原材料的质量安全和充足供应。联泰公司副总经理钟建平说:“公司看中的是保质量和降成本,农民看中的是产量高、卖上价,过去利益不一致,现在通过这种合作方式,达到了双赢。”

南有漯河,北有焦作。位于焦作的河南天香面业有限公司,2005年成立之初,日处理小麦能力只有130吨,现在已经发展到1800吨,挂面年生产能力达到12万吨。总经理李强告诉记者,公司的产品命名为“麦乡”,就是取“小麦之乡”之意,公司的种植基地位于豫北黄河滩区,其大气、土壤、水等农业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种植条件。天香面业与农户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了利益联结机制,引导本地区种植户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形成稳定的“公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经营格局,开展加工、购销与农民的多领域合作。天香面业以每斤高于市场价2~3分的价格收购农民种植的优质小麦,从而给农民带来了实惠。

在与漯河南北相望的鹤壁,一个最初由生产玉米淀粉的小企业发展为农业龙头企业的中鹤集团,也在将产业链触角向前延伸,带动农民增收。在中鹤集团下属的淇雪公司打工的胡同令告诉记者,他家的4亩地流转给了集团下属的农机合作社,实行统一耕种,合作社每年每亩地给他1200斤麦子,老伴、儿子、儿媳也都在这里打工,几个人的工资加起来每个月将近1万块钱,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目前,河南农业产业化经营已进入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松散型利益联结向紧密型利益联结转变,由单个龙头企业带动向龙头企业集群带动转变的阶段。今年,河南省政府就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和粮油深加工分别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意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河南这个粮食大省必将以粮食经济强省的姿态,在中原大地强势崛起。

几点启示

沿着豫北豫西一路向南,追根溯源,寻踪觅迹,从各级政府部门的“军令状”,到各地科研院所的“功劳簿”,到各类经营主体的“增收账”,都让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无论是重农抓粮的自觉性、科技推广的创新性、产能释放的有效性,还是机制体制的能动性、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河南在粮食生产上的各种积极实践,都给我们走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以启示和借鉴。

把重视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同样的重农政策为什么在河南产生的效应这么大呢?河南的实践告诉我们,关键是落实。首先是思想到位。河南不仅始终把抓粮食生产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而且把发展粮食产业作为自己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资源,坚定地提出了“两不牺牲”的口号。其次是行动给力。河南始终把发展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制定了一整套调动抓粮种粮积极性的倾斜政策。第三是服务紧跟。充分发挥各部门各行业乃至全社会的作用,特别是针对突发事件、突出问题,在重要农时、关键环节,通过行政推动集合各方力量、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这些都为河南的粮食稳定发展夯实了良好的政治和政策基础。

把种业作为最关键的支撑。在生产各方面要素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最大的变量就是科技特别是良种。近几年河南粮食单产的不断提高,大面积增产的实现,证明了粮食增产越来越依靠科技的支撑能力,越来越取决于良种的推广。优良品种的不断涌现,适用技术的强力推广,科技支撑体系的日益完备,使河南整乡整县整建制推进高产创建成为可能,使粮食大面积平衡增产成为现实。这是河南的切身体会,也是粮食发展实现不断跨越的必由之路。

把改造中低产田、抗灾防灾减灾作为增产的突破方向。中低产田占比太大,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河南乃至全国的基本农情。改造中低产田,强化抗灾防灾减灾能力,建设高标准粮田,是农业和粮食生产再上台阶的一个突破方向。河南这些年从保护耕地的不让寸分到复垦土地的改造升级,从引黄灌溉的续建配套到小型农水的节约高效,从突发灾情的及时应对到病害虫害的长效防治,推出了一揽子举措,使河南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实现了有效提升。这是河南得以实现粮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确保粮食安全的一个重要着力方向。

把健全利益补偿机制作为粮食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作为高风险、低收益的产业,粮食生产受到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双重考验,如何让农民种粮和地方政府抓粮“两个积极性”长期保持,检视着国家粮食政策的成效。健全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提高粮食生产抵抗“两个风险”的能力,是构筑粮食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内在要求。河南创新农业投入保障机制,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的做法值得借鉴。

把提高综合效益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产业链的延长赋予粮食生产更高的附加值,加工企业又为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对原料品质的更高追求也推进了优良品种的更新推广,一条产业链串起了粮食生产的方方面面,一举多得。河南在探索粮食稳定发展道路时,始终围绕可持续性做文章,延伸产业链,不断提高种粮的综合效益,实现增产和增收的统一。河南的实践说明,只有解决了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问题,变“要农民种粮”为“农民要种粮”,才能切实保持粮食的长期稳定发展。

在我国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的喜讯传来时,旱灾却在全球很多地方肆虐,一些主要农业大国粮食生产预期要大幅减产。世界粮荒的加剧再度提醒中国:在极端气候增多、资源约束加紧、生产成本趋高、市场冲击渐强的大环境下,如何持续保持“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理想状态,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和长期任务。“中原熟,天下足”,河南的探索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粮食稳定发展道路,提供了生动的实践,创造了宝贵的经验,给予了重要的启示;河南的探索同时也昭告世界:中国特色的粮食稳定发展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http://www.2888.tv/news/1671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