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安徽全面推进农田水利建设着力夯实农业基础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9月15日      阅读次数:

利辛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黄淮平原的南部,辖23个乡镇、358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53.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0.5万人。国土总面积20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78万亩,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黄牛养殖大县、生猪生产百强县、全省县城规划管理创新试点县和中国丝网纱门之乡,还是新兴的能源大县。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紧密结合县情,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五大发展,实施双十工程、完善四大体系、推进利辛崛起”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程,努力打造皖北强县。 利辛县地势西高东低,境内西淝河、茨淮新河、芡河及53条大沟纵横交错,地理环境特殊,多年平均降水量为876.6mm,降雨年际和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旱涝灾害频繁,严重制约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夺取农业丰收,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利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粮食增产、环境改善、资源保护”的治水要素,不断加大水利建设投入。近几年,在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以防洪保安为重点,除涝和灌溉兼治,注重工程管护与效益发挥。先后实施了西淝河上段应急治理、朱集闸除险加固、阚町南闸拆除重建、世行贷款苏沟治理、中小河流利阚河治理、茨淮新河灌区更新改造红砖寺等5座排灌站,新建9座节制闸等重点工程。新建农村安全工程供水工程63处,解决了18个乡镇,158个村,共35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累计完成重点工程投资6.6亿元。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上,坚持以疏浚大沟为单元结合县农田区域综合治理,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也是近几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发展最快、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效益最好的时期,在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江淮杯”评比中连续六次获得金(银)杯奖。建好“旮旯窝里的水利工程” 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利辛损失惨重。县委书记梁栋带领一班人一门心思抗洪抢险,历时56天。 历史的教训迫使县委、县政府加强防洪除涝体系建设、灌溉工程体系建设、供水保障体系建设、水利管理体系建设和水利生态体系建设,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中心,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现开发与保护同步,开源与节流并举,做到遇旱能灌,遇涝能排,从而为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提供强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要发展,先治水!2007年大水过后,县委、县政府认真研究,精心论证,科学谋划,理清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路,根据全县区域地理及水系现状特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合资金,项目配套,分步实施,逐年推进,注重管护的治水方针,采取突出重点、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方法,每年开挖1-2条跨乡镇河道作为县级重点工程,每乡镇以大沟疏浚为单元实施一个面积6000-10000亩的治理片,确保到2016年将全县农田区域全部治理一遍。 一场农田水利建设工程的战役强力推进。2007年以来,县财政投入资金1.35亿元,群众筹集资金0.95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全县共疏浚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涝大沟12条,全县实施农田区域治理片106个,治理面积100万亩,共疏浚中、小沟6851条,配套桥涵9679座,新打和恢复机井10026眼。 仅2011年一年实施的工程,就包括: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县重点工程疏浚黄龙沟,涉及纪王场、江集、孙集、西潘楼4个乡镇,长20.1公里,完成土方75万方。农田区域治理片25个,治理面积22.6万亩,完成土方1016.5万立方米。其中,除了省下达的计划外,县实施治理片17个,治理面积10.7万亩,疏浚大中沟139条,完成塘坝扩挖294面,新建桥涵3017座,新打和恢复机井4482眼,投入资金3271万元。 由于这些工程不做“面子工程”,而是注重实际效果,从公路沿线越往里面深入,做得越好,因而被群众形象地称为“旮旯窝里的水利工程”。注重规划科学施工 注重规划引领是利辛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特色。利辛县人民政府相继批复了县农田水利规划,成立了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委员会,并制定了规划委员会议事规则,要求凡涉水项目均要符合全县总体规划,并相互衔接。对于面上农田水利规划,由各乡镇根据水旱灾害情况落实农田水利治理范围、面积、内容,及时上报,由县水务局派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后,制定规划设计方案,再征求乡镇和受益群众的意见,经过由上至下、由下至上反复论证后,拿出全县农田水利建设规划方案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批准后予以实施,确保了规划的科学性。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则以发展北部井灌区节水灌溉为主。 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科学施工讲求效益。严格建设标准,县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制定了农田水利区域治理建设实施标准,狠抓工程质量监督,每个环节都有水利技术人员按照标准进行把关,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严格操作程序,在施工前根据标准进行放线,要求各乡镇采用机械施工,并落实监督人员进行跟班监督,严格按照标准开挖。严格验收标准,制定了《水利兴修工程施工督查办法和验收办法》,切实做到不完工不验收、不合格不验收。 对农田区域实行综合治理,力求做到农田水利建设与交通道路、与平原林网绿化、与改善农业生态、与土地平整、与村庄整治、与农业结构调整、与设施农业的“七个结合”,实现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地平整、旱能灌、涝能排的治理目标,从而以最小的土方量获取最大的工程效益。在理顺水系方面,针对水系不通,排涝不畅的问题,利辛县按照“沟、塘、田、林、路、桥、涵、井、站、闸、土地、村庄”十二位一体的要求,完善配套工程建设,形成了沟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河、沟、渠贯通,水系循环利用的格局,充分发挥了农田水利在我县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认真论证合理筹资 农田水利建设的关键是规划,重点是投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加强领导,全力推进,科学规划,明确职责,加大投入,保障资金。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群众一事一议资金做土方、政府整合资金搞配套”,确保了农田水利建设顺利进行。 在农田区域治理规划设计方面,认真探讨农田区域治理典型布置方案,按照五年一遇的治理标准,分析所需土方工程数量和投资情况。经推算,万亩治理片需要开挖疏浚中沟3条,长度6000米,每个断面按8立方米计算,土方约为4.8万立方米;疏浚小沟60条,长度15000米,每个断面按4立方米计算,土方约为6万立方米;疏浚地头沟60条,长度6000米,每个断面按2立方米计算,土方约为1.2万立方米;道路和塘坝土方2万立方米,累计土方14万立方米,土方工程投资约为56万元。 由于采取成片治理和整村推进的方法推进农田水利建设,土方工程量大,一次性投入多,为了不增加农民负担,利辛县采取一年实施完成,两年议事筹资方法,即当年将土方工程全部实施完成,所需土方资金在实施的当年和第二年利用“一事一议”筹集解决。根据测算,成片治理每万亩需土方投资约56万元,每年“一事一议”每人筹资15元,加上补助和奖励约25元,合计每人40元,10000亩约有7000人筹资,两年即可完成土方资金的筹集。这种方法有效解决了面上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难题。管好工程建立体系 一是制定水利工程管理办法。为切实加强对水利工程的管理和保护,县政府出台了《利辛县水利工程管理和保护实施办法》,明确了县、镇(乡)、村三级承担水利工程管理的范围、内容、职责和要求,为管好保护好水利工程,持续水利工程的发挥效益,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是加强基层水利技术服务站建设。2011年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分别在城关镇大杨水厂、刘家集乡三田水厂建立二个水利技术服务站,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并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2012年底完成望町、王人、马店孜、新张集、程家集5个水利技术服务站建设,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基层水利技术服务站的建立,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提供可靠的保证。 三是建立健全村级水管员制度。经县政府批准全县357个村设立村级水管员,负责村内水利设施的日常巡查、管理、修复、报汛,参与一事一议农田水利工程规划。村级水管员实行动态管理,由乡镇水利技术服务站和村“两委”负责年度考核,报酬每人每年2400元,其中县财政补助1200元,从“一事一议”资金中解决1200元。 四是探索水利工程管理的有效举措。首先要建立防汛抗旱信息化系统,利用远程遥测系统实现对涵闸、排灌站、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信息化监控和调度,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其次要积极探索水利工程经营管理模式,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可逐步推向市场,建立企业管理机制,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实现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对于新打农用抗旱机井,建立机井档案,采取群众自筹资金购买产权,发放井权证,促进农用抗旱机井使用和管理。 水利兴天下定,天下定人心稳。科学的规划,实干的精神,利辛大地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设热潮还在继续,150多万利辛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标准、严要求地做好农田水利建设工作,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利辛加速崛起,铸就水利发展新的辉煌!(利辛县水务局江建友)理清思路突出重点注重效益――利辛县农田水利建设效益调查 2003年、2007年利辛县发生特大洪涝自然灾害,2010年9月6日北部再次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灾害,2010年12月至2011年3月发生的持续干旱,针对9?6特大暴灾害和持续干旱发生的原因,利辛县进行了认真的调查与分析,深入剖析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理清了农田水利建设的思路,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供科学决策依据。一、涝灾成因分析 1、暴雨集中 2010年9月6日夜10时许,利辛县陡降百年不遇的罕见特大暴雨,截至7日下午14时,北部部分乡镇降雨量王市327.6mm,巩店312.8mm,纪王场306.4mm,旧城327.2mm,张村268.6mm,丹凤308.8mm,孙集324mm,王人198.2mm,县城83.7mm,望疃140.2mm,平均降雨量达到259.75mm,地表产流历时短,地表径流短时间汇入河道,形成沟满河平,导致阜蒙河以北16个乡镇出现严重涝灾,造成90%农作物浸泡在水中,积水深度为30-50cm,200多个村庄被水围困,根据统计资料农作物受灾面积85万亩,成灾面积20.6万亩。 2、降雨的特点 一是降雨强度大历时短,集中降雨水时间仅为7-8小时;二是降雨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在利辛县北部从西南向东北方向呈带状分布;三是降雨频率历史罕见,最大3日降雨量超过50年一遇,王市、旧城超过100年一遇,地表径流形成时间短且径流量大。 3、主要涵闸排涝能力严重不足 9月7日6时阚疃枢纽打开闸门8孔,下泄流量413m3/s,随后逐渐加大下泄流量,到10时,15孔全开,下泄流量加大到1520m3/s;9月7日零时朱集闸打开3孔,6时7孔闸门全打开;周寨闸9月7日6时6孔全开,但是主要河道和排水大沟水位仍在上涨,到18时,朱集闸闸上水位达到28.01m,闸下水位28.00m,上下游水位基本持平。 4、实施排涝情况 此次暴雨利辛县北部累计积水总量9071万m3,从9月7日早上开始,水务局组织技术抢险突击队,共出动120人次,开启固定排涝站26台,装机3080kw,动用流动排水机械2000台套,动力18750kw,到9月8日8时,机排流量达到400万m3,排涝面积为45万亩,9月10日8时北部受灾地区大地面积水基本排出。二、涝灾后农业生产情况调查 1、农作物产量调查 为了做好9?6特大暴灾害农业生产损失情况的调查研究,利辛县水务局配合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专家组,9月8日-12日深入受灾地区,对田间积水、大沟排涝、村庄被水围困、涵闸调度等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评估;9月27日-30日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院又组织专家组对受灾严重的刘家集、王市、江集、西潘楼、城关镇等开展了受灾损失调研,经专家取样分析认为:受灾较重的区域,夏季农作物减产严重,大豆平均单产仅120斤,比正常年份减产50%左右,玉米平均单产480斤,比正常年份减产45%,严重减产面积约为45%左右。而在完成大沟疏浚和农田区域综合治理范围内的农作物减产幅度相对较小,大豆平均单产190斤,比正常年份减产20%左右,玉米平均单产780斤,比正常年份减产15%。 2、排涝效果对比分析 经调查分析,实施了农田区域综合治理的地方,此次排涝突显两大特征:

一是田间地表积水汇流速度加快,减少涝水在田间的滞留时间;二是雨后三天地下水位迅速降至农作物受渍影响之外。但没有实施农田区域综合治理的地方,根据观测资料,地面积水排出时间推迟24个小时以上,地下水位降至地下以下0.5m推迟40多个小时,农作物受涝渍影响较大,减产达30%,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对严重,分析其主要原因是:排水系统紊乱,工程配套不够,小沟和地头沟不通,造成排水不畅和地下水位下降缓慢,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较大影响。三、农田水利建设与减灾效益情况 1、疏浚大沟为单元结合农田区域综合治理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此次北部大范围的集中短时段特大暴雨,造成严重的地面积水能够顺利排出,有效的减少涝灾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与近几年来该县大力开展以大中沟疏浚结合区域综合治理为目标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不开。 自2003年、2007年两次大水之后,针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暴露出来的问题,利辛县通过认真的分析和思考,调整了治水思路和水利兴修的指导思想,疏浚大沟结合农田区域综合治理,通过整治排涝大沟,理顺排水系统,完善工程配套,实现旱涝保收。根据统计资料从2007年以来,县财政投入资金1.35亿元,群众筹集资金0.95亿元用于农田水利建设,共疏浚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排涝大沟12条,实施农田区域治理片106个,治理面积100万亩,共疏浚中、小沟6851条,配套桥涵9679座,新打和恢复机井10026眼。 2、减灾效益情况分析 由于近几年农田水利建设指导思想和治水思路的转变,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实施工作务真求实,推动了以大中沟疏浚结合农田区域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在除涝规划设计时主要提高农田排涝标准,在灌溉规划设计时着力解决水源问题,首先对原有机井进行恢复改造,灌溉水源不足的规划新打机井,确保灌溉水源建设,实现涝能排、旱能灌的目标。 2010年9月利辛县北部16个乡镇遭遇罕见突发特大暴雨,在地面积水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实施了疏浚大沟结合农田区域综合治理的地方,48个小时内基本上排出,地下水位在72小时左右降至地面以下0.5m,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雨对农作物所造成的危害。由此可见,大沟疏浚以后,排涝畅通,有效提高了排涝能力,综合治理片的实施,理顺了排水系统,加快了地面积水的排出和地下水位的下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发挥了巨大的效益。 2010年冬至2011年春该县无有效降雨,发生持续干旱,小麦受旱严重。针对旱情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县政府积极开展抗旱保苗工作,但部分地区因无水源、无灌溉设施导致小麦等农作物受旱严重,而完成农田区域综合治理的56万亩小麦长势旺盛,平均亩产460公斤,特别是2009年、2010年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区内3.7万亩小麦依靠新打机井和恢复老井利用移动软管、半固定式喷灌全部灌溉两遍,由于采用了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夏收产量不但没有减产而有所增加,比当年的小麦平均产量超出110kg/亩,按照当时的价格计算增加收入700多万元。四、今后的治水思路 利辛县根据发生洪涝和干旱灾害情况调查,分析其成因和水利工程发挥减灾的作用,明确了今后的治水思路和水利工作指导思想,要建立工程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的发展理念,为利辛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一是要完善防洪工程体系建设,开展堤防和病险涵闸的除险加固工程,做好大型排涝站的更新技术改造工作,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二是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继续开展以大中沟疏浚为单元结合农田区域综合治理工程,理顺排水系统,完善除涝工程配套,加强灌溉设施和旱涝保收田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 三是兴建大沟节制工程,拦蓄地表水,抬高地下水位,增加水资源的储量,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系数,降低灌溉成本,促进农业生产增产增收。 四是加强对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促进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http://www.2888.tv/news/1726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