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陕西榆林佳县大做“枣”文章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12月14日      阅读次数:

近年来,佳县围绕建设中国有机红枣名县和“百万亩红枣基地”的战略目标,把红枣作为农民增收、振兴县域经济的重点产业来抓,使红枣成为全县农民增收、农村发展、财政增长的重要力量。 积极推进红枣基地建设。坚持政策推动,大力发展有机红枣,建设高标准枣园,以“土地集中流转、大户承包经营”为主要模式,完成每年新栽红枣7万亩、改造低产5万亩的任务。通过内育外引、高接换头、刨除再植和改进管理,建设新品种枣园,淘汰劣势枣种,更新老化枣林,递进优化基地结构。2012年,全县新栽红枣面积7万亩,全县红枣栽植总面积达到78万亩,其中有机红枣基地7万亩,挂果面积50万亩。红枣基地的规模化建设,将原本各自分散的红枣种植区连接起来,将沿黄一带的枣林延伸到全县范围,不但为红枣产业的做大做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充分发挥枣林良好的绿化和生态屏障作用,有效防止水土流失,人居生态环境显著改善。 科学开发错季有机红枣。坚持科技引领,加强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按照多季节的思路,今年县内试种一定数量的夏枣和冬枣,引进推广早熟、晚熟、耐雨等优良品种,采用矮化密植、滴水微灌、大棚管理等技术,新建1000亩鲜食红枣精品示范园。强化红枣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枣农技术培训,积极推广丰产优产、抗旱防冻、病虫群防、裂烂预防、合理采贮等精细化管理技术,全方位为红枣产业实现优质、丰产、高效三大目标提供技术支持。改变传统采收红枣习惯,改一次采收为分批采收,对鲜食品种、兼用品种、干制品种实施1/3青采、1/3红采、1/3熟采“三三制”采摘计划,有效减少枣农因灾损失。加大烤炉和保鲜库、保鲜袋建设力度,实施红枣产业保险政策,延长鲜枣销售贮藏期,有效化解枣农栽枣、务枣风险,增强抗灾能力。 实施品牌战略。全县集中力量开发打造、叫响一个知名品牌,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设计,统一市场秩序,通过红枣文化体系建立、市场营销资源整合、品牌升级创优等措施,积极开发市优省优部优产品,全面推进佳县红枣品牌开发。启动中国“佳县红枣”品牌营销促进计划,逐步实现“佳县红枣”红遍国内、走向世界的目标。 加强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红枣提取药用成分等前沿技术研究,大力开发适应现代人消费理念的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拉长红枣产业链,促进红枣沿着“食品―营养品―补品―药品”的方向发展,实现多环节增值。佳县益民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被省政府授予“2012年省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年生产红枣酒8000吨,年产值1.8亿元,红枣补血口服液、红枣补血胶囊已研发完成;陕北红枣业红枣酒取得qs认证和生产许可证,预计产值可达1.2亿元,带动佳县红枣产业化生产水平实现较大跃升。 建立健全红枣产业链。佳县政府坚持以工业化思路引领产业发展全局,全力推进红枣产业由广种薄收的粗放型向集约化管理转变、由“农业产业形态向工业化形态”转变,全面提升产业化水平。大力推广“集团公司+专业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枣农”生产经营模式,整合现有工业,培育产业龙头,催生集团企业,走集团化发展、品牌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的新路子;大力推进加工企业由分散布局向工业园区集中,由分散、重复投资向规模化、专业化、科技化集中,最大限度地将红枣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品牌优势和经济优势。健全产业扶持政策,从投资、税收、信贷等方面出台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和发展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设立红枣产业发展基金,加大红枣产业投入力度和财政贴息力度,积极引导各种政策资金更多更好地用于枣业开发建设。 目前,全县有红枣加工企业上百家,其中商标注册的16家,省级红枣加工龙头企业4家,成立枣农合作社65个,先后研发出枣酒、枣饮料、枣干等系列深加工产品,年总产值9亿元以上,红枣产业在佳县实现了生态效应和经济效益的“互动双赢”。
http://www.2888.tv/news/1947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