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广西生态富民工程实现六大突破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3年1月8日      阅读次数:

2003年,广西农业部门面对新世纪新阶段的“三农”工作,转变思想,调整重心,按照“大生态、大产业、大循环、大发展、快致富”的思路,提出并组织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每年在10个以上的县区、100个以上的村镇、1000个以上的村屯和1万个以上的示范户中实施先进适用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创建和扩大生态农业优势产业,实现生态富民目标。近10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级农业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富民小康建设“十百千万”工程建设,成效显著,实现了六大突破: ——生态农业技术创新实现新突破。创新生态农业模式11个、技术8项;获自治区农业厅“十五”农业科技创新一等奖。 ——生态农业模式应用实现新突破。在全区64个县(市、区)实施生态富民小康建设示范“十百千万”工程,累计推广生态农业模式面积3950万亩。 ——生态工程助农增收实现新突破。通过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生态养殖池9.13万个,推广诱虫灯12万多盏,培育示范户10.62万户,年均助农增收达5亿元以上,示范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 ——打造生态优势产业实现新突破。建立了一批生态农业优势产业,累计带动发展生态种植业2000多万亩,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了强力支撑。 ——建设生态富民新村实现新突破。建设生态富民示范村屯1500多个,建设乡村清洁工程示范村屯25个,涌现出了100多个高水平的特色典型村屯。 ——打造生态特色品牌实现新突破。创立生态农产品品牌17个,如恭城瑶族自治县红岩村的“茶江”牌生态月柿、浦北县的“官垌”牌生态鱼、富川瑶族自治县白牛村的“牛牛”牌生态脐橙等。 生态富民利在千秋 ——访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 广西农业部门组织实施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以来,究竟取得了哪些新成就和新突破?记者专程采访了自治区农业厅厅长张明沛。 开辟了生态农业发展新路子 记者: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我区推进实施的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在全区生态农业发展史上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张明沛:从2004年起,广西农业部门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对“猪+沼+果”三位一体生态模式进行提升创新,不断总结、分析、组装、试验和示范,科学提升形成生态养猪、沼气池建设、生态水果(菜、蔗、粮、茶、药、桑等)、高效生态诱虫灯、小水体生态养殖、水果套袋、黄色诱虫板、免耕栽培、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生物有机肥等10多项生态农业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创新形成了“猪+沼+果+灯+鱼”、“猪+沼+稻+灯+鱼”、“猪+沼+蔗+灯+鱼”、“猪+沼+灯+鱼”等近20个生态农业新模式。8年多来,我区农业部门累计在64个县(市、区),250多个乡镇,1500多个村,10万多户农户创新示范推广生态农业模式技术,形成了小水体特色生态养殖业,年增收5多亿元;推广应用杀虫灯10万多盏,诱杀害虫作为生态养殖饲料,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5600多吨,灭除福寿螺等有害生物并作为生态养殖饲料,年节支上千万元。 实践证明,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成效突出,创造了许多成功经验,实施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已成为我区生态农业发展的良好载体和成功典型。 打造了一批生态富民新农村 记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区农业部门是如何科学处理好生态农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张明沛: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将传统农业产业提升为生态型的农业产业,探索出了以打造生态优势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创立了大批生态富民农业产业群、产业带、产业区和产业基地,许多地方生态优势产业已成为新农村建设重要支撑,涌现出了一批生态养殖万元池、十万元户、百万元村。 经过多年的推进发展,目前,我区涌出了100多个高水平的生态富民小康典型村屯,创立了一批以生态优势产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北有恭城的红岩屯、大岭山屯、社山屯,兴安的大凸村、黄毛坝,荔浦的两凉屯等;东南有浦北的福多堂村、钦北的南蛇垌,横县的木祥村,武鸣的七星屯等;西有右江的那利屯,天峨的云榜村,田阳的头塘村等。恭城瑶族自治县莲花镇红岩屯2003年开始运用现代生态农业技术,积极开展“猪+沼+果+灯+鱼(蛙)+捕食螨+黄板+套袋”优良生态模式建设,全村现在人均有果面积近2亩,人均年纯收入8500元以上,建起80多栋独立别墅,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十大魅力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置身红岩村,随处都可感受到现代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的魅力。 培育了一批生态致富新农民 记者:在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实施中,生态是手段,富民是目的。我区生态富民工程实施促进农民增收成效如何?培育了什么好典型? 张明沛:2004年以来,生态富民工程在全区64个县市区推广实施,年均节本增收5亿元以上,示范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项目实施示范村至少培育了1个以上的优势种植业和2个以上的特色养殖业,成为助农增收的一大亮点。容县千秋村黄广林、黄广全就是广西农业部门精心培植的生态富民示范户的典型。从2004年起,黄广林、黄广全两兄弟在农业部门提供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帮助下,全程按照“猪+沼+果+灯+鱼”生态农业模式构建生态农业链,发展生态产业。2004年12月建成两个养鱼池共370平方米,2005年12月又扩建三个,面积增至500多平方米。近几年来,他们坚持投放塘角鱼苗养殖,在鱼池上及果园、稻田内安装杀虫灯诱杀害虫喂鱼,实现生态养殖。2008年至2009年,黄家兄弟纯收入达22.7万元。致富后,两兄弟建起了一幢三层别墅式楼房。他们说:“没有生态农业,就没有我们的今天。科技就是神奇,我们服了。” 随着一大批优良生态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我区生态农业建设更加具体化、工程化、项目化,群众积极性提高,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明显,发展势头迅猛。 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记者:发展生态农业,必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上重要日程,广西生态富民“十百千万”工程的实施,有没有这一方面的规划?效果如何? 张明沛:通过实施生态富民工程,生态农业模式及其配套技术的推广应用,全区各地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农业生产逐步由粗放、掠夺、低效、高耗、非持续向高效低耗、用养结合、保护与开发结合、短期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结合方向转变,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通过加强土壤、生产用水、农田大气的整治和监测,推广使用低毒或无毒农药,合理使用肥料等,改善和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和竞争力,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以示范推广杀虫灯、黄色诱虫板等技术为主的农作物病虫无害化物理防治技术,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量。示范农户通过增加生态环,利用生物、物理措施防治农作物虫害,全年农药使用减少3次以上,有的甚至不用农药。示范区每亩农药使用量平均降低三至四成。同时,沼气的发展促进了沼肥的使用,加上普通农家肥等的施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生态富民工程带来了无公害农产品的大发展,促进了农产品质量的提高,实施面积达1500万亩,推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提高,让广大农民、市民吃上了放心菜。 促进了农村生态好环境美 记者:生态文明首先是生态环境的美好。我区的生态富民工程是如何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 张明沛:生态富民工程通过利用生态农业技术对农村生活、生产用水、污水、垃圾、粪便等进行有效处理,农村脏、乱、差的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取而代之的是清洁、卫生、美观、文明的生态农业新村。 比较典型的是上林县高秋庄,2007年以来,高秋庄在自治区农业厅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建成了一座科技文化活动室、一个标准的灯光篮球场,硬化了庄、巷道,户户建有沼气池,改厨、改厕54户,通过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现农村生活污水零排放和垃圾“户分、村收、集中处理”,生态农业技术得到全面应用。2008年起,高秋庄利用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龙潭骤雨浪滔天,打造休闲农业旅游业。目前,高秋庄已成为集休闲旅游、生态观光为一体的富裕、文明、和谐新农村。
http://www.2888.tv/news/1998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