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夯实水利基础 巩固粮食安全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1年11月21日      阅读次数:

新华网北京7月14日电 从历史罕见的大旱,到暴雨洪涝灾害,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几乎都经历了风不调、雨不顺的考验。当自然灾害频发逐步成为常态,粮食生产面临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夯实水利基础,巩固粮食安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近日召开的中央水利工作会议指出,要把农田水利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水利基础。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解决好13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始终是推动经济发展、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稳定的人均0.65亩左右的‘水浇地’,是粮食生产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作为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夯实水利基础在现今显得尤为迫切。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共建成水库8.72万座、大中型泵站5万多处、大型灌区434处、中型灌区7865处,以及塘坝、泵站、机井、引水闸堰、水池、水窖等各类农田水利工程2000多万处,初步形成了抗御水旱灾害的农田水利工程体系。

水利部统计分析,目前灌溉耕地的粮食生产能力是全国平均的1.8倍,旱地的2.9倍,且产量相对稳定。我国现有农田灌溉面积约9亿亩,在占全国耕地面积49%的灌溉耕地上,生产出约占全国总量75%的粮食和90%以上的棉花、蔬菜等经济作物。

然而,在我国人增、地减、水缺的基本国情依然没变情况下,粮食生产的水土资源约束进一步加剧,农田水利建设滞后仍然是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大硬伤。加上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干旱洪涝灾害加剧,如何进一步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成为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已经达到16.5亿亩,在耕地面积减少的情况下,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的潜力有限。水资源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严重不匹配等老问题近年来愈发凸显。

数据显示,北方地区耕地资源占全国总数的60%,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随着粮食生产中心北移,北方地区粮食播种面积、产量都超过了全国总量的50%,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灌溉用水需求不断增加,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

目前全国仍有一半以上的耕地缺乏灌溉设施,特别是受气候变化影响,干旱洪涝灾害对农田水利的冲击越来越大,年均洪涝干旱灾害面积达5亿多亩,占耕地面积的近30%。这些都警示我们,抗御旱涝灾害能力较低成为影响农业稳定发展的最大软肋,加快农田水利建设刻不容缓。

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强调,要充分发挥现有灌溉工程作用,在发展节水灌溉、不增加农业用水总量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扩大有效灌溉面积,并通过健全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确保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水利部部长陈雷表示,水利部将全面加快大中型灌排设施更新改造,确保“十二五”期间完成70%的大型灌区节水改造任务,在2020年底前基本完成大型灌区和重点中型灌区规划改造任务,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0万亩,提高灌溉水利用率。

同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确保“十二五”期间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000万亩以上,发展节水灌溉饲草料地面积500万亩。全面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推进水源工程及新建灌区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规模合理、标准适度的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提高抗旱工程保障能力。(记者张辛欣)
http://www.2888.tv/news/25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