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南方多地稻飞虱量激增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4年2月19日      阅读次数:

   记者近日从多地植保站获悉,受气候等多因素影响,水稻区稻飞虱虫量激增,农业部门要求各地应加紧防治,确保粮食增产丰收。

  湖北植保总站相关负责人表示,湖北省中稻处于成熟收割期,稻飞虱大量迁入迟熟中稻、再生稻和晚稻田,导致田间稻飞虱虫量激增。迟熟中稻田稻飞虱百蔸虫量一般800头以下,但仍有约10%的田块超过防治指标,少数漏防田块过万头,最高5万多头。晚稻稻飞虱虫量上升快,荆州、黄冈、咸宁稻飞虱田间平均百蔸虫量525~1000头,最高虫量达到1.5万头,褐飞虱比例达到80%以上,短翅型成虫百蔸虫量一般40~50头,构成第五代稻飞虱大发生基数。预计9月中旬将会出现褐飞虱激增期,对迟熟中稻、再生稻和晚稻构成极大威胁。

  广东省植保植检总站发布虫情动态显示,广东省今年稻飞虱发生提前,局部区域发生较重,并且广东晚稻进入幼穗分化期,营养条件和气候都适宜稻飞虱大发生,预计9月中下旬将偏重发生。

  浙江省植保检疫局就稻飞虱虫情发出警报,浙江稻区灯下出现褐飞虱迁入高峰,局部稻区迁入虫量超万头。同时据近期调查,全省各地约有20%~50%不等的稻田虫量超过防治指标,尤其是浙江中部和西部稻飞虱稻区田间虫口密度较高,个别田块已经出现“冒穿”。结合水稻生育期、未来气候条件,以及历年褐飞虱发生规律,预计全省约有30%以上的稻田六(4)代褐飞虱种群将达到或超过大发生的虫量指标,达到大发生程度。

  福建自8月下旬以来,受冷空气南下影响,全省部分监测点测报灯下出现以褐飞虱为主的迁入峰。有些单晚和烟后稻田间稻飞虱为害较重,局部田块己暴发成灾,严重威胁双季晚稻安全。

  稻飞虱简介: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危害水稻的主要有褐飞虱、白背飞虱和灰飞虱三种。危害较重的是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早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后期以褐飞虱为主;中晚稻以褐飞虱为主。灰飞虱很少直接成灾,但能传播稻、麦、玉米等作物的病毒。

  稻飞虱分布图:

  中国北方,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较烈。朝鲜、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也见于日本。褐飞虱在中国北方各稻区均有分布;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自治区)发生较烈。白背飞虱分布范围大体相同,以长江流域发生较多。这两种飞虱还分布于日本、朝鲜、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灰飞虱以华北、华东和华中稻区发生较多;也见于日本、朝鲜。3种稻飞虱都喜在水稻上取食、繁殖。褐飞虱能在野生稻上发生,多认为是专食性害虫。白背飞虱和灰飞虱则除水稻外,还取食小麦、高粱、玉米等其他作物。

  稻飞虱生长环境:

  1.白背飞虱迁入虫量是左右主害代发生程度的重要基础,而决定种群发展前提是食料和气候条件。

  2.褐飞虱喜温湿,生长与繁殖的适温为20—30℃,最适温度为26—28℃,相对湿度在80%以上。“盛夏不热,晚秋不凉,夏秋多雨”是褐飞虱大发生的气候条件;白背飞虱发育的最适温度为22~28℃,相对湿度为80%~90%。

  3.水稻品种,如果是抗虫性弱的品种且水稻株型具有口十宽、秆矮、群体间比较荫蔽的农艺性状,容易构成稻飞虱繁殖的有利生境。

  4.多施或偏施氮肥,稻株徒长、叶色浓绿和茎秆幼嫩,为稻飞虱提供了丰富的氮素营养物质,危害较重。

  5.稻飞虱的天敌种类很多,能有效抑制稻飞虱繁殖,如寄生蜂、蜘蛛等。


http://www.2888.tv/news/31353.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