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为了北方亿万人喝上干净水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4年4月14日      阅读次数:

丹江口水库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淡水湖,这里水质常年优于二类水标准。贯穿豫、冀、京、津4省市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将为沿线19座大中城市和100多个县级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丹江口水库有着“小太平洋”的美誉,这里水质常年优于二类水标准,库容达290.5亿立方米,年均调水量95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后,这里将成为北京以及沿线亿万人的“大水缸”。

丹江水库分为汉江库区和丹江库区,日前记者来到丹江库区所在地——河南省淅川县,了解到当地农民为了北方亿万人喝上干净水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被深深地震撼了。

拆网箱舍小家为大家

2014年3月下旬的一天,阴沉沉、铅灰色的天,压得人透不过来气。

位于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淅川县马蹬镇石桥村水库岸边的网箱拆解现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鱼腥味,没有人说笑、喧哗、闲聊,渔民们远远、久久地伫立在岸边,似乎在举行一个庄严的仪式。

铲车从水中拖着的巨大的网箱在潮湿绵软的堤岸边犁出串串长痕,从水库拖上岸的网箱中,不时还有一尺多长的大鱼跃出。

石桥村渔民李鲜风一早就来到岸边,她静静地坐在自家已经拖上岸的网箱旁,“这些网箱曾经是我家的‘金饭碗’,现在看着它们就要拆毁,心里很不是滋味……”

正在岸边拆解网箱的石桥村渔民刘玉龙说:“现在我是为国家拆网箱,为保丹江一池清水,我得舍小家为大家,拆网箱。”

淅川县仓房镇磊山村的农民王立国是远近闻名的“渔把式”,到2013年,他已有204个网箱,一个冷库,养鱼年纯收入超过百万元。

“204箱鱼,现在只剩最后42箱了。”对鱼有着特殊感情的王国立说,“这网箱就是我的家。”沉默良久,王国立咬着牙说:“我想明白啦,鱼食、鱼药、鱼粪对水都是污染,为保水质确实不能这样养鱼了。”

贫困县一个年产值16亿元的产业即将消失

淅川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几次失地、移民,已经把淅川的“老家底”抖落得所剩无几。

第一个在库区引进网箱养鱼的县水产局工程师刘德中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后,淅川库区失地移民生活极为困难,县政府曾大力推广网箱养鱼,到2013年库区网箱养鱼已实现产值近16亿元,库区群众80%以上经济收入来自网箱养鱼和相关产业。”

刘德中沉重地说:“禁止库区网箱养鱼无疑是在砸渔民的‘金饭碗’。但是这种集约式网箱养鱼,严重污染丹江口水库的水质,为确保一池清水到北京,禁止网箱养鱼真可谓是壮士断腕。”

“保水弃渔”之后

淅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本贵告诉记者,为了弥补渔民的网箱器具损失,淅川县有关部门已贷款1亿多元,给予相应补偿。但若按实物全部补偿,加上渔民转产、渔产品补偿共需8亿多元,但这些资金尚未落实。到目前为止,网箱上岸率已达到80%以上。在不久后,库区将绝无网箱养鱼。

淅川县委书记马良泉说:“网箱上岸与渔民安置两项工作我们要一起抓。当地已经启动实施移土培肥工程,将淹没线以下优质耕地的耕作层剥离转移到172米以上的瘠薄耕地上,资金预算19.94亿元。”

按规划,淅川县还将在库区周边沿岸开展生态产业发展,计划新发展有机茶叶2.5万亩、金银花2.5万亩、优质高产桑园3万亩以及竹子、玫瑰、软籽石榴、油用牡丹、野生紫斑牡丹等生态产业。
http://www.2888.tv/news/3274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