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结构调整先要稳住粮食
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作出了明确部署,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这一发展要求,既准确把握了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态,也指出了农业发展如何适应新常态、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具体路径。
目前我国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总体上就是压力与动力交互、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农业形势逐年向好,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农业基础依然不牢,抗御各种风险的能力有限;一方面农产品总量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大;一方面农业技术装备和科技支撑水平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传统生产方式、小规模经营和种业等关键技术滞后对农业的制约越来越突出。解决这些矛盾与困难,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具体路径和现实手段就是切实抓好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可以说,以什么样的力度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决定了现代农业步伐的快与慢;以什么样的路径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决定了农业发展走什么样的路、结什么样的果。
如何转方式调结构?在粮食连续增产的背景下,调结构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粮食生产还要不要抓那么紧?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每逢粮食生产形势好转时,总有人认为结构调整就是调减粮食。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上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历过两次结构调整,当时粮食生产分别在80年代中期连续4年增产、90年代中期至1998年连续丰收,这两次连续增产之后我们都提出了结构调整,但由于调整思路和实践操作不到位,两次调整都引起了粮食生产下滑,最后结构调整不得不止步,陷入“空调”。
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那种简单调减粮食生产的思维,没有把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政治账、社会账、经济账统一起来。一方面,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第一要务,对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没有了粮食安全保障,其他保障都失去了基础。任何时候,无论怎样转、怎样调,都不能把粮食产能调低了、耕地调少了。另一方面,即便从经济账来算,通过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使粮食生产成本下降、产量上升,同时品质品种不断提升,生产加工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粮食本身也能成为“收入大户”。
当然,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确保粮食产能,在转方式调结构要求下稳住粮食生产,绝不是继续简单地以大量消耗水土资源、过度施用化肥农药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的粗放生产,而是要以提高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前提,稳产量、提产能,既要稳住粮食播种面积总体稳定,更要在提高耕地质量、强化科技支撑上下功夫,做到数量质量并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同时,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国家粮食战略要求,把农业生产由过去保全部、保所有转变到保重点、保口粮上来,为结构调整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
所以,粮食增产不是调减粮食生产的理由,而是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而转方式调结构的扎实推进,又促进了现代农业的加快发展,使农业生产技术、品质、潜力进一步提升,使农业产业布局、区域布局、产品结构更加科学合理。
http://www.2888.tv/news/38834.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 维西6000多农户养蜂闯市场
- 提高肥企资金使用效率
- 江西永新农机下田备战春耕
- 辽宁专员办约谈化肥淡储企业
- 中国化肥行业“全面告急”
- 茎叶处理除草剂防止田间杂草的发生危害
- 绵阳车务段“绿色通道”快运化肥助力春耕
- 玉米丰收在望,如何才能卖个好价钱
- 国内尿素稳中上行 出口暂不明朗
- 支持农资企业做好化肥储备
- 高塔复合肥中的缩二胺是否对根系不好,哪种肥料更好一些?
- 怎么能使萝卜芽稳产?
- 吉林省依靠科技实现玉米单产“十连冠”
- 2012年我市种子植保工作展示九个新
- 598个农药产品将换发农药生产批准证书
- 化肥增值税能否成救市“良方”?
- 加大检测力度,购买放心蔬菜
- 云南省兴地睦边农田整治惠及645万群众 已投资25.17亿元
- 巴西拟扩大小宗作物农药使用范围
- 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设施蔬菜技术创新现场观摩会在烟台海阳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