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新型化肥推广难 准入制度待破局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5月5日      阅读次数:

关键词:化肥

解决我国化肥使用量过大的方案中,国家力推新型肥料产品入市,日前,国家农业部对外公布,从今年起将逐年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增速,到2020年我国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但这一目标,却仍然遭受现实的考验。

“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并不小。”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认为,目前我国新型肥料占我国肥料使用量的1/3左右,但从业企业大都是小型企业,其中一个因素是,受限于国家的新型肥料登记制度,大型企业进入新型肥料市场难度较大,这将限制我国新型肥料市场的推广。

而相关主管部门正在研究解决这一问题,5月4日,国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何才文在一场行业研讨会上透露,农业部正在加速研究新型肥料登记制度的修订,以尽快解决这一管理现状。

化肥使用率逐年降低

到2014年止,我国粮食产量已实现“十一年连续增长”,也就是说,用只占全球8%的耕地,我国生产了占比全球21%的粮食。“这其中,化肥的贡献力量很大。”何才文说,专家测算肥料对粮食的贡献率大约是40%,而我国化肥使用量占全球化肥使用量的30%多,我国化肥使用量在全球排名第一。

此前,农业部总经济师钱克明在2015年全国两会上也曾对媒体透露,当前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

化肥使用过高所带来的环保问题更加迫切,何才文说,这其中,包括对环境和水体的污染,肥料已成我国环境污染的来源之一,也正因为如此,国家农业部推出化肥零增长计划,即在保证我国粮食产量稳定安全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化肥使用量的增长率,从2015年起,每年的化肥使用量增幅逐步下降,原则上年均不超过 1%,到2020年为止,我国化肥增长率实现零增长,之后达到肥料使用的逐步减少的目标。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何才文指出,国家鼓励在作物上推广配方肥和推广新型肥料,及有机肥的推广使用。同时,在推进转变施肥方式和农业规模化发展,此外,加大使用新技术和新方法,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遭遇现实考验

但要实现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在“新型肥料与高效施肥国际研讨会”上,相关与会专家均表示实施难度比较大。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院士朱兆良则指出,我国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少,使用量一旦上去了,要降下来难度加大,要真正实现这个目标,应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减少其损失,同时在施肥技术和区域化种植上加以改变,尽量逐步减少化肥使用量。

在业界看来,化肥使用增量市场上的减量则应加大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但目前为止,我国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并不大,产品质量也并不高。何才文坦言,目前,我国新型肥料市场还不够规范,产品抽检合格率不高。

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则是市场参与主体的缺失。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新型肥料专业委员会主任沈兵认为,我国新型肥料的概念很广,更新频率也很快,比如加入了微量元素的肥料、生物肥料,有机无机肥料等均属于新型肥料,而从事我国新型肥料生产的企业大大小小有1000多家,但有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只有1/3左右,这些新型肥料的产量在我国肥料市场的占比也达1/3左右,但参与企业生产同一种产品质量差距很大;另外,控制肥料的从业企业达到200 多家,但真正获得农业部备案的只有16家,资金和研发实力相对更强的大型企业则参与度不高。

“这是因为大型企业参与新型肥料推广的难度较大。”沈兵介绍,国家主管部门对于肥料市场的管理分成两块,即通过对肥料产品的质量标准进行规范,对产品登记制度设置准入制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经过主管部门登记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销售,当下我国肥料市场的产品除了常规肥料外,其他均属于新型肥料,若要进入市场,也需要获得登记准入后才具备销售资格。“大型企业若要参与新型肥料市场的开发,登记的周期一般需要1-2年。”沈兵说,新产品形成生产标准,一般需要获得登记准入进入市场后,才能予以规模化实验后形成标准,但准入门槛则是需要标准化后才能予以登记准入。

针对新型肥料准入难的问题,何才文则指出,事实上,针对新型肥料的准入,一般只要达到相关管理要求,都是以最快速度发证,主管部门也将加速研究解决这一问题。

要破解这一难题,更好的办法则是将登记准入的权限进行下放。沈兵建议,产学研结合的实体,对于新型肥料新品的研发进度和产品性能把握得更加准确,且当下,国家对非常规肥料的新型肥料的标准已经放开,即企业可以通过实名制的方式予以标准化,与之对应的登记制度也相应下放将会更加利于新型肥料市场的推广。
http://www.2888.tv/news/4238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