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拉长拓宽延伸产业链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5月27日      阅读次数:

近年来,新野县立足于农业大县的基本县情,以农业生产为基本依托,把产业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通过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将资本、技术以及各种资源要素跨界集约化配置,使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物流、仓储、技术推广等其他服务业有机整合在一起,使得一二三产业之间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最终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收入的明显增加,探索出了一条传统农区三产融合、三区联动、“三化”协调、“三农”提升的发展之路。

5月16日,通往新野县歪子镇河南可喜食品公司的大道上,来来往往的机动三轮车装满了大包小包的青豌豆角。

这几天,豌豆角渐渐成熟,正是河南可喜食品公司加工生产速冻豌豆的时节。今年,上海的一份500吨订单使这家公司开始规模生产速冻豌豆。这之前,该公司还生产有速冻果蔬、真空玉米棒、玉米罐头、速冻毛豆、青豆罐头等产品,现有万吨冷库及万余平方米的常温库容能力。

河南可喜食品公司在歪子镇周边自有流转土地2万余亩,主要种植超甜玉米、青豆、西兰花、毛豆等作物。作物收获后,经过分拣、清洗,果实加工成各种食品;秸秆和废料,比如玉米秸秆、豌豆壳等全部被附近的养牛场买走,用来青贮或加工成饲料,而养牛场的牛粪则又被公司买来当作肥料施入大田,种植蔬菜等作物,形成了一个循环生态产业链。

新野县肉牛产业化集群示范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董应臣说,这只是新野县在多年的不断探索中,进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小小缩影。拉长拓宽产业链有效促进产业融合

新野县有107万亩耕地,总人口83万,农业人口就有63万,属于典型的传统农区。在加速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如何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如何提高农业收入,真正使农业提质增效?省委书记郭庚茂在新野调研时,对科尔沁万头肉牛育肥场延伸产业链条、实现集群发展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并指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中,可以仿照发展产业集聚区的做法,结合农业的特点,按照“产业链条发展、资源循环利用”的思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

新野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以新野肉牛产业化集群项目被确定为全省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建设三个试点之一为契机,在省、市发改委、畜牧、农业、农机、水利、环保、财政等部门的具体指导和扶持下,开始积极探索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大限度地把利润留在农业生产者和农业产区,增加农民收入。

县委书记常英敏多年工作在农村基层,对“三农问题”可以说是吃得透、摸得准,就连在中央党校学习时提交的论文也是关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内容。她说:“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在县以下农村,关键在产业链拉长和价值链提升,重点是产业集聚集群发展,核心在农民收入提高。”

产业链、价值链是现代产业组织方式,新野县在探索和实践中,首先将产业链概念引入了农业。这是因为,在农业生产上,新野县有引以为豪的“三大产业”:一是“新野肉牛”,全县常年存栏基础母牛6万头、肉牛12万头,出栏量10万头左右。二是“新野蔬菜”,全县蔬菜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5万亩左右,年产量18.2亿公斤左右,从业人员3.5万人。三是“新野棉纺”,曾经30万亩的种植面积,给新野的棉纺加工业积淀了丰厚的条件。目前,全县拥有纺织服装企业121家,纱锭规模190万锭,织机3000余台,从业人员4万多人。

三大产业的优势存在,让产业链的延伸有了规模基础。新野县大力实施项目带动,培育龙头企业,强力招商引资,拉长拓宽产业链。肉牛产业探索出了“两全两高”的发展道路,重点培育科尔沁牛业公司,加快饲料生产、良种繁育、科技研发、质量追溯等十大体系建设,初步构建了“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态势。目前,在科尔沁牛业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发展养牛和甜玉米种植基地村112个,新建标准化养牛场58个,新发展养牛及种植大户216户。蔬菜产业注重完善一条龙服务体系,重点培育蔬菜批发市场、绿健脱水食品有限公司以及宛绿蔬菜专业合作社等不同类型的龙头组织,逐步形成生产、购销、加工、服务一条龙的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体系。棉纺产业重在健全产业发展格局,支持新野纺织公司实施“退城入园”,规划建设了总投资50亿元、占地2000亩的汉凤纺织服装产业园;支持华星纺织公司建成了总投资12.5亿元的高档纱线、高档面料及服装项目;积极引进罗蒙集团等知名企业,形成了“原棉加工—仓储物流—贸易融资—纺纱—织造—面料—家纺—服装”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农民得到最大实惠

很显然,以农业为基本依托,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农民分享三次产业“融合”中带来的红利,有利于吸引现代要素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有利于拓展农业功能培育农村新的增长点,最重要的是可以让农民得到最大的实惠。

以肉牛产业为例,2014年实现产值30.2亿元,利税3亿元,拉动新野及周边地区新增肉牛10万头,新增就业1万人,人均增收8000元,拉动1万农户3万余人从事肉牛饲养、甜玉米种植以及收购、运输、销售、劳务输入等相关产业。

综合来看,一是提高了农民收入。农民土地流转后既有土地租金收入,又有土地入股收入,还有到企业打工收入,有的农户参与到合作社的经营,户均年收入可以达5万元左右,全县农民年增加收入6亿元。二是提高了农业效益。探索推广“甜玉米种植+肉牛养殖”高效循环农业模式,以现代化种植业发展规模化养牛业,以养牛业带动种植业,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三是提高了生态效益。全县65%的农作物秸秆经养牛得到消化利用,万头牛场年产8万吨牛粪生产有机肥5万吨,覆盖10万亩有机良田。

“新野农民更多地分享了初级产品进入加工销售领域后的增值利润。”这正是新野县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所带来的最直接结果。正如一位农业专家所言,从田头到餐桌有多个环节,如果从种植、加工到销售的利润是100元钱,很多种植者的利润还不到10%~15%,大量的利润被加工者和后面的销售环节拿走了。而新野县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则可以把更多的利润留在种养大户或农区,让生产者获得合适的利润。

从新野县近3年来的农民人均纯收入绝对数略高于全省、南阳市的平均水平来看,也足以说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魅力所在。2014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416元,新野高于全省2276元;南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为9741元,新野高于全市1951元。新野县农民人均纯收入构成情况以及抽样调查资料结果显示,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点,就是来源于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和农民人均家庭经营性收入。

很显然,农民工资性收入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从二产和三产当中的分享成果。新野县富民花生专业合作社入社社员120户,流转、托管土地2000多亩种植优质花生,建成年产5000吨花生的工厂化生产线,注册了“滚锅花”商标,通过了qs认证。合作社将成员种植的优质花生统一回收加工,统一品牌销往各大超市和外省市,提高了产品价格和利润,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净利润300万元,户均增收2000多元。

点评??

把握好“拉”的弹性

□省委政研室王民选

新野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起步早、有特色并已形成气候,走在了前头。关键是拉长产业链的弹性空间把握得好。

一是蔬菜种植成规模市场稳固。新野种植蔬菜有历史且特色突出,因而品质好;依托武汉特大城市大市场,稳定销售渠道,连片带动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品牌越来越响;销售环节和物流环节逐渐纳入产业链条,市场可期与成本可控的弹性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基地化发展与产业化延伸相辅相成,市场空间调节得好。

二是养殖业辐射带动力强。科尔沁牛业为核心极,紧密养殖圈10多公里,区域辐射带动50余公里。加工原料有四面支持,关联服务有八方配合,开发出的系列产品远销四面八方……生产、加工和市场开拓在收放自如中升级扩大、提质增效,顺应食品休闲消费大潮流,发展空间统筹得好。

三是纺织业集群化发展带动就业能力强。新野纺织业10年前成规模,如今成基地,仅安排就业这一块,农民增收的幅度有目共睹;纺线向高支纱梯次开发,织布向高端布要利润,服装引进名牌打知名度,内陆小县成为纺织大县,紧盯高档消费新群体,质量区间开发得好。

拉长产业链,“化”是真功夫。拉不长,就“化”不好,不懂得如何“化”,产业就难以拉伸拉长。新野县已经化透了其间的弹性内涵。


http://www.2888.tv/news/43308.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