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新挑战前河南粮食的丰产之路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7月21日      阅读次数:

犹如一个不断挑战新高的选手,河南农业再次超越自我,一个漂亮的“十三连增”,不仅让我省夏粮产量站上新的高点,5.2%的增幅还创下2007年以来全省夏粮增幅的新纪录。

梳理2015年夏粮生产的点点滴滴,我们欣喜地发现:夺取丰收,靠的不是农药、化肥的大量堆积,也不是劳动密集的人海战术,沉甸甸的麦穗之中,科技的分量越来越重,绿色的因素越来越多。

耕地有限、资源紧张、生产成本不断攀升、粮食价格接近“天花板”……在多重不利因素相互叠加的挑战面前,我省农业着眼于提质增效、节本降耗,通过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绿色的现代农业,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持续丰产铺就了一条新路。

集约:瞄准“高产”,集中优势“兵力”

“与去年相比,这块田每亩增产100公斤。”这个夏天,沈丘县付井镇马堂村农民王振红特别开心。他承包的220亩土地全部在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田内。“以前这里地势低洼,雨天怕水,旱季盼水。县里把这里规划成万亩示范田后,健全了基础设施,涝能排、旱能浇,农业生产方便多了。”王振红兴奋地说。

老王的喜悦不是个例。今年,沈丘县白集镇、新安集等实施高标准粮田万亩示范方项目的乡镇普遍增收,单产都在610公斤左右。

“河南粮食增产的潜力是在中低产田上抓高产和稳产。”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认为。按照每改造1亩中低产田平均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34斤测算,我省有约6000万亩中低产田,蕴藏着200亿斤左右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高标准粮田的建设,对于我省实现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300亿斤的目标,意义不言而喻。

正因如此,我省集中“优势兵力”,全面提升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按照“渠道不乱、性质不变、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各记其功”的原则,在完善提升第一批6个高标准粮田示范点的基础上,又选择兰考、柘城等7个产粮大县,开展省级示范点建设,完善提升农田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

过去搞农业项目,往往是一个部门唱“独角戏”,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的实施,将各项惠农资金打捆使用,形成了整体推动的合力。

延津县农林局局长李占先对此体会至深:“土地综合整治、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小农水建设、田间工程……多个项目齐头并进,有效解决了制约粮食增产的瓶颈。”

高标准粮田建设,为良种良法、农机农艺融合,挖掘内涵潜力推进大面积均衡增产提供了大平台。来自省农业厅的数据显示:我省已建设4046万亩高标准粮田,今年建成区小麦平均亩产在500公斤以上,比非建成区高出100公斤,为我省夏粮“十三连增”立下了汗马功劳。

高效:着眼创新,多方挖掘潜力

通过大田里的“小麦秀场”,农民可以亲眼观看不同品种的小麦长势,自主选择种植品种;种肥同播等农业技术的集成和日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让过去费时费力的农活,现在事半功倍;不少农业企业开始试水“互联网+良种”“互联网+农资”等经营模式,给农民带来更多方便和实惠……

粮食产量在提高,种地却越来越省事。种种探索和创新,正推动中原农业摆脱粗放经营,走上高效之路。

要想丰收,良种先行。依托小麦育种重大科技专项、粮丰工程等项目,我省良种培育走在全国前列,许为钢、茹振钢等育种“明星”更是闪耀全国。目前我省小麦良种覆盖率在98%以上,品种对提高单产的贡献率超过四成。

活跃在田间地头的“高精尖”农机也是今年的一大亮点:在中鹤集团,一台大型收割机仅车轮就有一人多高,一天能收割小麦1000多亩;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的两架植保无人机更是“赚足眼球”,“我们流转托管的1万多亩农田用无人机喷洒一遍农药,只需三四个人一周时间,农药残留也低。”合作社理事长刘天华说。

这些“酷炫”的农机,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扭转了人们对农业传统落后的固有印象。

通过中央和省级双重累加补贴政策,我省正逐渐引导农机向大型化、智能化、安全化方向发展,推进小麦生产全程机械化。

助力农业更加省事、高效的,还有众多活跃的身影:1.3万名农业科技人员常年奔波在田间,为农民送技术、送服务;设在地头的970个农技区域服务站,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1.6万个农机、植保等专业服务组织,兢兢业业当好“大田保姆”,让农民种地省力省心。

正是这一双双热情有力的大手,共同托举起丰满充盈的“中国粮仓”。

绿色:追求持续,冲破双重约束

“绿色增产”成为今年河南粮食生产的热词。

近年来,我省粮食产量实现连增,但环境、资源的双重约束也越来越紧,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挑战。为冲破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我省积极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计划,以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耕地有机质提升示范等项目为载体,大力推广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新技术,推进小麦生产生态化。

“现在生活讲究绿色健康,种地也要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让土地更健康。”舞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彦奇向记者谈起自己的体会。

“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土地”正逐渐成为政府和农民的共识。我省制订下发了《河南省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形成三级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2015年全省小麦配方肥推广施用面积达6800万亩,亩均少施化肥1.16公斤,亩均增产24.4公斤。

在河南黄泛区地神种业农业科学研究所旁的大田里,一排喷头当空喷射出两米多高的水龙,润泽着生长中的庄稼。负责人介绍说,喷灌能比大水漫灌节约30%左右的水资源。

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命脉。为了保护这个命脉,我省着力转变水肥资源利用方式,大力推广测墒灌溉、集雨补灌、水肥一体化等农田节水技术。在今年春季麦田管理及夏种期间,组织全省47个墒情监测县,充分发挥先进监测仪器作用,根据测墒结果适时灌溉,同时结合浇水合理施肥,实现了节本增产增效。

“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促进保供增收,确保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还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村生产、生态、生活协调发展。”一位专家这样感慨。

来之不易的夏粮“十三连增”,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充足的粮食资源,更是粮食生产科学发展的经验和思考。

未来,中原大地一定会有更多农田穿上“绿色盛装”,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http://www.2888.tv/news/4534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