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当主食吃,马铃薯有啥不同?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8月1日      阅读次数:

编者按

7月28日~29日,世界马铃薯大会在北京开幕,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中国马铃薯大会、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国际研讨会也于同期举行,是历届规模最大的一次薯业盛会。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成为现场的热门话题,消费上的变化会给生产带来哪些不同?存在哪些优势?面临什么困难?发展前景如何?我们带您一同走进现场。

换个样子种土豆

——来自 2015北京世界马铃薯大会见闻

既有马铃薯馒头、面条、面包、煎饼等主食产品,又有奶茶、薯条、冰淇淋、生榨紫马铃薯汁等让人“脑洞大开”的零食小吃,既有白色、粉色、紫色等不同颜色、不同个头的马铃薯块茎,也有马铃薯醋、饮料、速食热干面等不同形态、不同品牌的深加工品……7月28日至29日,北京延庆,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现场,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家参展企业,带来了上百个品种的薯类、薯类加工食品以及相关的植保、水肥、农机等产品。

从种薯到加工的相关企业都在摩拳擦掌,马铃薯主食开发真的来了。

换思路:从副食到主食,打开市场之门

炒土豆丝,炖土豆块,烤洋芋蛋蛋,长期以来,我国马铃薯的消费方式主要是鲜食菜用,鲜食消费量占总消费量的65%。

由于消费方式单一,尽管我国已经跃居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但人均年消费量只有41.2公斤,仅相当于俄罗斯人均消费水平的37%、德国的58.3%、美国的74.1%。

“马铃薯产业近10年来得到持续发展,但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长时间维持在8000万亩、9000万吨左右徘徊,一直没有找到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着力点。”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发展研究所所长王小虎认为,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消费的增长空间有限,“无论是鲜食菜用、淀粉加工、饲料原料还是薯泥、薯片等休闲产品消费,只是结构内部的此消彼长,不能为马铃薯消费创造新的增长空间。”

生产快速发展,消费空间有限,两者“碰头”的结果就是价格大起大落。2011~2013年马铃薯价格从最低位跃升到高位后,2014年多数产区价格低迷,价格的震荡导致农民种植收益不稳,积极性受挫。

从副食消费到主食消费,发展思路的转变就像是阿里巴巴的“芝麻开门”,将使马铃薯发展空间大幅拓宽。据估算,我国每年主食消费谷物约1.5亿吨,如果马铃薯能占到主食消费的1/10,每年能新增上亿吨鲜薯消费,与目前每年总产量相当。

换品种:从品种到产品,创新价值链条

博览会期间,中国国家名厨烹饪文化中心副秘书长鄢长武在主食厨房里向来宾展示马铃薯主食化的n种可能。“包子、饺子、挂面、面包、煎饼等家常主食都可以做,制作起来也不需要特殊工艺。”他向记者介绍说,马铃薯有“地下苹果”之称,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和膳食纤维,添加到面粉中可使传统主食营养更全面、更丰富。

主食开发的大门正在缓缓打开,但如果你以为是土豆就可以做成馒头、面条,还是有些过于乐观了——并不是所有马铃薯品种都可以做成主食,当然烤个土豆吃就算了。做成主食,第一个步骤是将马铃薯加工成全粉。

“全粉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比较严格,虽然所有马铃薯都可以做成全粉,但在色泽、口感上会有较大差别。”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农牧局副局长刘永祥介绍,目前制作全粉的“大西洋”、“夏波蒂”都是从国外引进的品种。

“主食开发战略为马铃薯产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利好,但同时也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一个挑战就是品种缺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李广存认为,不同主食产品对马铃薯品种的要求不同,比如制作馒头、面条需要延展性高的品种,而制作米粉则不然,因此推进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开发,培育出更多不同生态类型的、适宜不同主食产品加工的专用品种是关键。

据了解,在调查国内22个主栽品种主食开发性状的基础上,中国农科院加工所已经筛选出了“青薯9号”、“一点红”等适宜加工馒头的专用品种。而业已建立的国家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中近2000份种质,将为选育主食加工专用品种提供丰富的遗传资源。

换技术:从1吨到2吨,全程机械作业

主食开发产品及产业开发已经影响到马铃薯农场主的选择。“今年内蒙古加工专用品种的面积增加很快。”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秘书长曹春梅告诉记者,“就连很多以前没有听说过的农药企业、化肥企业也都进入马铃薯产业淘金。”

东方艾格投资顾问徐锐钊认为,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农人”将是未来薯业产业的核心主体。“不同于传统农民,他们由于经营规模更大,对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的依赖性更高,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需求更为迫切。”他说。

在博览会现场,一支粉色t恤上印着“中国马铃薯农场主联盟”字样的队伍引人注目。这次博览会,中薯联组织了60多位会员前来参会。据了解,联盟成员来自内蒙古、甘肃、河北、陕西等马铃薯主产区,都是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规模化马铃薯种植者。

“从整地、播种、撒肥、起垄、打药到收获,规模种植户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机械化对单产水平提高作用很大,水地亩产均在2吨以上。”曹春梅告诉记者,一些实力雄厚的企业已经采用了联合收获机,但对大多数农场主来说,一台格立莫联合收获机550万元,加上对土壤要求高,接受起来有难度,他们希望国产收获机械加快研究,尽快突破破损率高的瓶颈。

目前,中国马铃薯单产只有1吨多一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不到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的1/3。“中国马铃薯的总产很高,但单产潜力还没有充分体现,只要在种薯质量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稍加改进,马铃薯的增产潜力即可释放。”国际马铃薯中心主任魏蓓娜认为,在稻米文化的中国乃至亚洲,鼓励生产和消费更多马铃薯是可行的,将其作为谷物主食的补充也符合人们对食物多元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

为什么要开发马铃薯主食产品及产业?

1.马铃薯含有人体必需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全部七大类营养物质,赖氨酸含量远高过小麦和稻米,可开发出营养健康的主食产品。

2.与小麦、水稻相比,马铃薯耐寒、耐旱、耐瘠薄,在中国从南到北、从高海拔到低海拔、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有种植,特别是南方地区开发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空间大。

3.亟需改变拼资源、拼投入、拼生态环境的粗放经营方式,走资源节约、生态友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马铃薯非常适合在土地有限而劳动力较为充足的发展中国家种植。与其他作物相比,马铃薯可以在土地资源少、气候恶劣、更干旱的条件下生产出更多富有营养的食物。

应该怎么开发?

产业发展前景怎样?

据估算,我国马铃薯新增面积潜力约有6500万亩,其中具备扩大潜力的区域主要有三个:华北地下水漏斗区,南方闲田利用区,西北马铃薯潜力增长区。

通过对马铃薯种植区域水土资源承载能力、主食产品供需平衡、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等综合评判和测算,预计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增加到1亿亩以上,平均亩产提高到1300公斤,总产量有望达到1.3亿吨左右;优质脱毒种薯普及率达到35%,主食加工专用品种种植比例达到10%,工业加工比例达到30%,主食产品消费将可能占到马铃薯总消费量的40%以上。

看数字

1/4

2014年种植面积5570千公顷,鲜薯产量9500多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世界的1/4左右,已成为马铃薯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41.2公斤

目前,中国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

80%

中国马铃薯面积世界第一,但单产只有1吨多一点,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不到荷兰、英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的1/3。

1.8吨

在年降水量350毫米左右的干旱半干旱区,谷物类作物生长发育困难,而马铃薯不仅能正常生长,还能减少水土流失。试验表明,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完全雨养条件下马铃薯亩产仍可达到1.8吨。

2000份

2011年,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马铃薯基因组精细图谱绘制完成,为实现马铃薯分子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我国已建立国家级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保存近2000份种质资源。

10000元/吨

目前马铃薯全粉的价格在10000元/吨左右,是面粉的3~4倍,以全粉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偏高是马铃薯主食化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1亿元

2015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北京、河北、内蒙古、宁夏等九省(区、市)开展马铃薯主食开发试点补贴,提高马铃薯主食产业化水平。


http://www.2888.tv/news/4585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