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永远的好丫头——追记江苏丹阳金桥村党支书张雅琴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2年6月27日      阅读次数:

永远的“好丫头”——追记江苏省丹阳市金桥村党总支书记张雅琴新华网南京5月30日电 55岁,本该是一个女人儿孙绕膝、颐养天年的年纪,她却因日夜为村里操劳,最终累倒在岗位上,带着对未竟事业的遗憾和村民的不舍,走了……55岁,本该是一个女人被称呼“奶奶”“外婆”的年纪,她却被村里老人亲切叫做“好丫头”(在当地,最孝顺老人的女儿被昵称为“好丫头”)。

第一次见到张雅琴,她已然定格成永远的美丽:漆黑的眸子,干练的短发,微皱的眉头似乎还未放下村里的大事小事。

一排集中安放骨灰的木架上,编号为3797的骨灰盒静静地躺在一角,普通,平凡。

这位生前备受村民爱戴的女支书,死后仍然和村民在一起,用生命践行着当初党旗下的誓言:“永远对得起党,永远和群众在一起!”一个让男人都望而生畏的穷村乱村,“好丫头”却毅然扛起重担,用生命披荆斩棘漫步在如今的新桥镇金桥村,你很容易忘记自己身在农村。绿树掩映的宽阔马路,规划整齐的别墅公寓,鲜花盛放的农民公园……村民们都说,做个金桥人,胜过城里人!然而,10年前,这个原本叫木桥村的地方却是一幅破败景象:村集体负债20多万元,干部多年未发全过工资,全村人均年收入只有5000元,遇上交粮征税、拆迁建房,村里经常闹得不可开交。

一些村民曾公开说:“这个村没救了,要不要这个村支部都无所谓!”“没人干,我来试试吧!”2000年7月,尽管家人都劝她不要往这个“火坑”跳,张雅琴还是毅然离开安稳的乡镇干部岗位,成为这个“10任男支书都没搞好的”穷村当家人。

这一年,“好丫头”45岁。

上任第一天,张雅琴在村支委扩大会上动员大家,“村里要发展,首先要治穷根。只有集体强了,村民富了,党支部说话才有分量,为群众办事才有根基。”张雅琴“治穷根”的第一步是拆掉危旧木桥,造一座新桥,把偏僻的村子和繁华的乡镇连接起来。这个前几任村支书都提过的想法,由于缺钱始终没有办成。

张雅琴不认这个“穷命”。

没有资金,她带头捐款5000元,四处化缘;穷村没有信誉,她就以私人名义向企业借钱;没有砖块,她带着村干部到处去捡不要钱的废砖。

一直跟随张雅琴创业的金桥村副书记陈建芬,至今仍记得10年前那个下雪的冬天:造桥施工现场,为了赶进度,张雅琴卷起裤腿跳进冰冷的河水里挑土方。看到她如此“疯狂”,原本在岸边看热闹的几位村民,纷纷跟着村干部跳下河,土方在干群齐心的号子声中很快消失……为筹集发展的启动资金,2002年,张雅琴成立村绿化园艺工程队,队员不是招聘来的农民工,而是全体村干部。为了按时完成一个大工程,张雅琴带头苦干,引发肩周炎,一条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她每天吃止痛药,坚持用一只手干活,还安慰大家:“别担心,这下我真的成一把手了!”这个夏天,村干部人人晒得漆黑发亮,戏称自己是“煤炭部”出来的。

这个夏天,村干部们苦干挣来的70多万元工程款,成为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

一个穷村的命运要变了。

穷村的致富路上坎坷多,“好丫头”用女人特有的执著和智慧,打开一扇扇幸福之门“穷村能致富,母猪要上树。”当初一个邻村干部的玩笑话深深刺痛着张雅琴的心,让这个“好丫头”立志创出一条致富路。

2000年,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还没着落,张雅琴坚持优先建设一批门面房,鼓励村民发展三产服务业,村里的人气、商气很快旺了起来。2002年开始,张雅琴又带领一班人建设村级工业园,共建设标准厂房3.2万平方米,仅租金每年收入近200万元,还解决了400余村民的就业问题。

2004年,发展刚刚有些起色的木桥村和闸桥村、八字桥村合并为金桥村,并入的两个村当时均负债20多万,这让党总支书记张雅琴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每天天不亮出门,经常天漆黑才回家,张雅琴的日常工作状态也影响到家里人。丈夫陆荣华至今仍经常半夜醒来,习惯性起身开门,因为张雅琴有时忙到深夜才回家。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的农村大地日新月异。一心抢抓机遇的张雅琴深知:金桥虽然紧邻长江,但底子薄、条件差,只有用诚心真情才能引来更多“金凤凰”。

一个特别冷的冬天,为了“逮住”一个避而不见的投资商,张雅琴坐在这个老板家的门槛上,一直等到深夜。应酬完回家的老板看到快冻僵的女支书,直拍胸口,“张书记,你赶紧喝口热茶。就凭你这份诚心,我过了年就到金桥投资办厂。”如今,金桥村已经吸引100多家企业落户,汽配产业初具规模,村民们进厂做工,收入翻了两三倍。

10年间,张雅琴带领全村白手起家,用汗水泪水架起一座新“金桥”。2010年,金桥村工业产值超10亿元,集体收入超500万元,人均收入超2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2009年,长期超负荷工作的“好丫头”病倒了。

在上海中山医院的重症病房里,由于她总是打电话布置村里工作,严重影响病情恢复,丈夫没收了张雅琴的手机。村干部来探望,她像变戏法一样从枕头下掏出一张“入院须知”,背面写满了她对村里的牵挂:绿化带要注意毛毛藤,得派专人看护;景观林场的女老板得了癌症,村里要帮她把土地租出去;听说隔壁群楼村的新农村步子很快,你们去看看,学学人家的经验……为改变穷村的命运,一个共产党员为之竭尽全力,直至燃烧生命。

发展的目的是造福群众,“好丫头”用火热生命,在6000村民心中筑下一座“党员丰碑”张雅琴1978年入党,见证改革开放伟业;2000年7月1日走上村支书岗位,从入党那一刻起,入党誓言就已融入她的血脉。

村集体富了,但群众仍时刻装在“好丫头”心中。

张雅琴和村干部商量,把发展获得的资金先后投入各类民生项目,目前全村90%的村民住上了楼房或别墅,村民教育医疗、养老保险、得病受灾等都有村集体补助。她还发动全村党员,多方筹措100多万元,结对帮助35个贫困户全部上了致富项目,脱贫在望。

2010年9月27日,“好丫头”永远停下了脚步。

出殡那天的一大早,2000多村民自发赶来送别,从殡仪馆到乡村公墓,送灵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人们泪水模糊的双眼紧随着灵车缓缓移动,车子到了哪里,哪里就传来撕心裂肺的哭声。

这是何等的不舍!又是何等的痛楚!80岁的张和小老人看着雅琴长大。2008年,由于拆迁,老人一家从老房子搬进新建的农民别墅,“平方换平方”后,村里还倒贴一笔钱。说起1米66的张雅琴最后瘦得只剩60斤,老人忍不住掉泪,“‘好丫头’就是太苦太累才病倒的。”张雅琴把金桥描绘得越来越美,自己却忙得连照张相的时间都没有。去世后,选择遗照时人们才发现她的照片极少,10年来唯一一张单身照还是她50岁生日时丈夫硬拉着她去拍的。

在张雅琴的遗物中,一叠鲜红的证书彰显着这个逝去生命的厚度:全国“双学双比”女能手、江苏省“十佳”农村新女性、江苏省“三八”红旗手……张雅琴的心思,丈夫陆荣华最清楚。病重期间,张雅琴央求丈夫开车带她到村里转转。看到村里有些规划还没有落实,她坐立不安,责怪这个病来得不是时候,“给我三年,两年,哪怕是一年的时间,让金桥村的发展再上一个大台阶,我就放心了。”但她,还是走了。

“‘好丫头’走了大半年了,但我们至今仍有揪心的痛。”金桥村的村民们逢人便说。(记者郭奔胜、凌军辉)
http://www.2888.tv/news/49.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