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以粮为安 衣被天下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6年7月8日      阅读次数:

源于农、兴于农。作为我国最早从事育种与作物栽培的单位之一,2012年,河南科技学院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以实现国家“2011计划”提出的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目标,在多年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究、人才培养的基础上,获批成立了现代生物育种协同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创新合作与运行机制,聚集了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创新人才,引入育种现代生物技术,搭建科学研究平台,建立示范推广基地,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实现了基础研究、品种培育、示范推广、种子销售、技术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全面化的良性循环,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农业发展提供了品种支撑和人才保障。

协同创新大目标:勇挑重担敢为先绿色增产保国安

“无农不稳,无粮则乱”。粮棉油不仅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与保障,而且关乎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稳定。大力发展现代生物育种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必由之路,也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中长期有效供给的必然选择。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关于印发生物发展规划的通知》等多个文件中多次强调要“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要提升生物育种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主要农作物等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集中优势资源,实施一批科技重大项目,重点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发展。”

“根据国家和河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得益于河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我校牵头成立了现代生物育种协同创新中心并入选国家‘2011计划’协同创新单位。”在谈到中心成立过程时,河南科技学院校长李成伟说,“中心以粮棉油协调发展及国家生物种业安全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解决生物育种关键科学问题与技术难题为牵引,以培育优异品种、优异品种大面积推广和提高农民收益、推动农业现代化为目标,坚持现代生物育种领域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保障国家种业安全和促进粮棉油安全生产,推动河南省生物育种技术进步和优良品种产业化,为保持河南农业的领先地位提供有力支撑。”

紧紧抓住“建成国内一流、河南领先的现代生物育种高端人才汇聚平台、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协同创新机制实验区、服务地方经济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中心明确了发展目标,包括突破小麦杂种优势利用、春棉、短季棉杂交种和特优长绒棉、高油花生等优异种质创制技术难题,育成并推广一批小麦、棉花、花生、大豆等主要作物的高产、优质、多抗、高效新品种,满足农产品高效益、多样化、有机化需要,其中杂交小麦亩产提高100斤以上;棉花、花生的每亩收益提高150元以上;建立和优化现代生物育种共性技术体系,提升河南省生物育种技术水平;创建高层次学科平台,培养一批从事作物品种选育与技术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服务河南经济发展;以品种为技术要素,培育省级以上种子产业化龙头企业3-5家,推动相关产业行业发展等。中心通过人才聚集、机制创新、搭建平台、合作攻关、示范推广等措施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勇担重责、全力以赴。

协同创新大能量:人才汇聚实力强开放协作平台足

承担国家973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0余项,承担产学研横向合作项目30余项……自建立以来,中心正以势不可挡的势头开展科技创新,为提升国家粮棉油供给能力大展身手,而一切成就背后的关键就是高端人才引育和团队建设。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中心汇聚创新人才90多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千人计划2人,中原学者3人,河南省科技创新杰出人才2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5名;设立创新平台5个和创新团队7个,中心已形成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的科研、推广梯队。

星多天空亮,人多智慧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等协作,为中心提供了学术队伍、实验平台、技术支撑和人才培养等支持;与河南华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新疆德佳科技种业有限公司等协作,为中心提供了实验场地、学生实践培养基地及品种示范和产业化支撑;与美国东卡罗莱纳州立大学等国外有关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研究,推动了中心基础研究若干领域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当前,中心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河南省重点一级、二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河南省工程实验室2个、河南省高校创新平台6个,4个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通过与协同单位资源整合,提升了承担重大科研攻关能力,形成了校企合作新模式,缩短了新成果的转化周期,提高了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国审“百农矮抗58”是我国目前第一大小麦品种,年种植面积连续四年超4000万亩,累计种植2.6亿亩;自主培育的另一国审小麦品种“百农207”被列为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成为首推小麦播种品种和国有主导品种;创制出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BNS,为我国主产区杂交小麦的选育及应用奠定了基础,获国家973、863计划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棉花新品种百棉“985”参加国家黄河流域区域、生产试验产量连续三年第一;特优长绒棉“百棉长6”,填补了我国纺300支以上高档纱的棉花品种空白;国审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和“百棉985”、“百棉5号”,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推广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学校牵头建立了以棉花品种为主体的“中国河南—吉尔吉斯斯坦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制订的河南省参与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实施方案,中心承担的“面向中亚五国的棉花、玉米现代种业技术示范与产业化”被河南省科技厅、河南省财政厅列为2016年度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培育高产、早熟、高油系列花生新品种7个,新品种“远杂9847”转让100万元……

协同创新大提升:创新机制基石稳运行规范发展畅

工作有实效、事业有发展的先决条件是破除协同创新单位在人才、学科、科研、资源等方面的体制机制壁垒。中心按照“整合创新资源、协作开放共享、产学研用结合”的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目标任务为牵引,建立了“人事聘用灵活、资源成果共享、多方协同攻关,有利于不断提升中心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三位一体协同创新能力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中心实行“理事会+管理委员会+中心主任+创新平台”四级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人才政策“特区”,为“中心”设立专职科研管理岗位,“按需设岗、分级聘任、合同管理、优劳优酬”的人事管理制度和“一人一策,一事一议”的聘任形式。

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心实行本科生、硕士生采用“双导师、双基地、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生采用本硕连读、硕博连读等人才培养模式;设立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实施了创新社会服务的“三进”新模式,即学生——进村头:了解农村,增强使命感;进地头:了解农业,送科技下乡;进屋头:了解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教师——进企业:从企业找课题,建平台;进政府:从政府找课题,为政府解难题;进示范区:展示推广成果,加快成果转化。

科研评价方面,“以项目定任务,以任务定岗位,以岗位定薪酬,以绩效贡献定奖励”,建立了有效的科研绩效评价办法和机制,实行“年度考核,先期支付,聘期兑现”的奖励制度。同时将学风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指标纳入创新团队考核,将科研诚信纳入团队成员的年度考核,并建立科研诚信档案,营造了有利于协同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为保障优质资源共享,中心以创新平台为主体,实行仪器设备“产权不变,统筹使用”,研究力量“学科交叉,按需调配”。

通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不断改革优化,用良好的激励机制提高创新动力,用多层次的交流合作促进思想碰撞,中心营造出自由开放、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注重协同的创新氛围。学校负责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何松林认为:“科学、规范、高效的体制机制大大地激发了中心的动力和活力,提升了中心谋事创业的效率,推动了各协同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深度融合、资源共享和成果共有,为中心建成国内一流、河南领先的现代生物育种平台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协同创新大作为:“三位一体”融合巧成效显著硕果丰

截至2015年底,承担科技部项目“黄淮棉区抗病及转基因早熟棉花新品种培育”“黄淮棉区强优势棉花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河南省粮食核心区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选育”,农业部“高产高油花生新品种培育与扩繁”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36项;发表论文123篇,其中SCI收录41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出版著作8部;审定百农207、百农418、百棉985、百棉9号、百棉15号、百郑薯2号、豫花33号、豫花34号等通过国审和省审定作物新品种8个;2014-2015年,小麦矮抗58推广7500万亩,社会效益600000万元;小麦百农207示范和推广100万亩,社会效益8000万元;百棉1号、百棉2号、百棉3号、百棉5号、百棉985等推广375万亩,社会效益84000万元;花生新品种“远杂984”生产经营许可费100万元……在各协同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中心捷报频传、喜讯连连。一串串数字见证着中心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社会服务方面的累累硕果。

除此之外,中心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也卓有成效。以作物学省级重点学科为依托,以重大科研任务为载体,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博士后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促进了学科的快速发展。

中心创建“学科到农户”的一体化教学载体,以基地为纽带,实现本科学生参与学科研究、成果转化,企业示范推广及农户服务整个过程;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联盟中,2014年联合硕士研究生21人,送美国东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1人,国内联合培养研究生3人,在校硕士研究生54人;建立科教合一、学做合一的教学实习基地共22个;派出团队人员到国内外优势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研究、进修10人次;2名教师获得博士学位,2名教师正在攻读博士学位,7名青年教师进入博士后流动站;中心骨干成员还获得“中原学者”“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青年科技专家”“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中心以学科优势带动专业发展,专业基础推动学科建设,资源共享,互相融合,真正达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学科与专业共同发展的目的,探索出了一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同时将科研、学科、技术和产业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为社会发展持续输送创新型人才,实现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科研与生产、成果与产业、学科建设与社会服务”四个结合,提高了学校“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建设水平。

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财政厅设立的协同创新中心专项抓住河南创新的关键,批准成立的“现代生物育种河南协同创新中心”,为河南省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确保河南省乃至黄淮地区粮食安全、衣被天下搭建了平台,凝聚了团队,激活了机制,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的有效协调。

“通过中心的建设与运行,建立高校、政府、行业、科研机构、企业高效协同科技创新机制,构建政产学研用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成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形成组织管理、资源配置、绩效评价等新体制和机制,形成理论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让和市场反馈的创新链条,从而达到理论研究更加深入,产品更有核心竞争力的良性互动。通过建设,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有效交流合作,学科交叉融合,也有效增强了中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中心主任、河南科技学院党委书记王清连对协同创新有更大的期待和信心。


http://www.2888.tv/news/54121.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