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广安市岳池县农村土地有序流转成效凸显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3年3月23日      阅读次数:

多年来,岳池县围绕兴农富民目标,积极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进了农村土地健康有序流转。截止2012年底,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21.95万亩,占全县承包土地面积的31%,比上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65万亩,增长14%,其中:规模流转面积达12.4万亩,新增规模流转面积2.65万亩。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组织化、规模化、工厂化、标准化经营,不断提升农业发展质量。 一、带动了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全县建成优质粮油基地44万亩、优质蔬菜基地22万亩、优质水果基地5万亩、优质畜禽养殖基地463个1133万头(只)、速丰林(巨桉、杨树)基地21.8万亩、优质干果及药材基地30万亩、优质水产基地0.4万亩。 二、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是优质果蔬快速发展。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55万亩(复种面积),总产量120万吨,产值达到21亿元。新植优质水果1.9万亩、170万株。二是畜禽规模养殖势头强劲。年出栏生猪达到137.85万头、家禽1256.73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13.7万吨,畜禽产品总产值达29.04亿元。三是特色产业蓬勃发展。2012年,引进优质核桃品种“清香核桃”,栽植面积2万亩,新发展“小米辣”山椒2300亩、优质花椒5000亩、优质葡萄5000亩、再生高粱500亩、本地小高粱3000亩、黑花生500亩、空心菜规模制种100亩、澳洲雪莲藕100亩,出栏肉牛1.2万头、肉羊7.51万只、野猪900头、跑山鸡120万只等。通过结构调整,农村土地逐步向优质高效产业集中,区域化、产业化特色逐步显现。 三、促进了传统农业进一步向科技农业、创新农业过渡。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的集成运用。全县建成多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大力推广“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制、新模式)、“五良”(良种、良法、良制、良壤、良机)技术,实行“五网”(田网、路网、水网、电网、机耕网)、“六化”(区域化、规模化、良种化、标准化、组织化、品牌化)配套,实现了现代农业技术运用大集成。2012年,共引进63个优质蔬菜新品种、5个优质水果新品种、6个优质干果新品种、4个优质粮油新品种,引进了畜禽类的杜洛克公猪等78个新品种。引进了无土栽培、槽式栽培、水肥一体化等13项农业生产新技术和农产品保鲜、储藏新技术。农业科技的创新与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品牌的创新能力和农业效益。全县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应用率达到85%以上,科技对产业效益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以上。 四、提高了农村土地等资源利用率。一是解决土地撂荒问题。土地流转后,农户既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又能避免“人走地荒”的土地撂荒和无偿转包的现象。特别是边远贫瘠土地产出率低,农户不愿耕种,长年撂荒,流转到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业主等手中,因地制宜发展林木、水果、花椒、核桃、药材等特色产业,变荒地为“金地”,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生产效益。如岳池县大龙山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把农户山顶上最贫瘠无法耕种的704亩土地以入股形式流转到合作社,种上优质花椒树,年产值达100余万元。二是创建高产高效新模式。通过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业主、大户不断探索建立高产高效模式,建立了稻—鸭—菜、(洋)芋—玉—豆—菜、稻-菜-菜、稻-蘑菇、玉米-大豆-菜、猪-沼-菜、玉(椒)-菜、紫红苕-墨茄、秋洋芋-甘蓝等生产模式,大大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三是发展立体农业,提高了生产效益。通过土地流转,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业主等为获得更大收益,在发展主打产业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其他配套产业的发展,构筑生态循环产业链,既节约了投入成本,又有效利用了附产物。如岳池县金果园农业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葡萄园内养鹅、鹅粪培肥土壤的立体开发模式,亩收入增加4000余元。 五、增加了农民收入。规范的土地流转管理,使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获得工资性收入。流出地农民可以从三个方面增加收入:

一是农民能够得到稳定的土地流转费;二是农民可以给被流转之后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打工获得工资收入;三是因为土地流转,农民可以腾出手来从事二、三产业和农业多功能性开发,实现增收。2012年,全县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39.3万人,实现劳务收入33.75亿元。 六、拓宽了农业资金投入渠道。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营造了良好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招商引资的大发展,拓宽了农业资金投入渠道,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金,大力开展“三农”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全县“三农”基础设施建设总投入达98500万元,其中财政投入(包括项目投入)达2330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主要是业主投入)33500万元,农民自主投入(含投劳)19300万元。投入力度的加大促进了基础设施和产业大发展,启动实施了水利设施建设项目328处;新建标准化畜禽圈舍面积112300㎡,新建标准化农作物种植大棚1.5万亩,新发展设施种植面积1.31万亩;新建农村通村公路123公里、生产便道55公里,新建和改建农贸市场2个,完成户用沼气池3160口、规模经营户用大型沼气池10口;新增农机具7557台。引导工商资本和社会资本共9.2亿元投入农业产业化经营。 七、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我县积极培育农民联户流转土地模式,兴办了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形成了“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截止2013年2月底,全县合作社总数发展到303个,注册资金33927万元,流转土地10万余亩,吸纳成员2.56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9.5%,带动农户12万户,占全县总农户数的44%,拥有注册商标22个,年实现经营收入超1亿元,带动农民增收2000余万元。
http://www.2888.tv/news/21645.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