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四川省生态农业扛起雅安农民增收大旗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3年9月8日      阅读次数:

8月5日,天气晴好。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王家村村民周琴正在自家门前的场坝里赶着钉耙晒苞谷。“赶完五月赶八月。”周大姐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丈夫去打工了,房子毁了要挣钱修房子。收完油菜籽又打谷子,活路多着呢。”

地震已过去3个多月,随着灾后重建规划和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目前雅安全市农业生产已全面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形成了蒙顶山茶叶、芦山林下鸡、天全猕猴桃、宝兴中药材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建成一批“生态养殖+绿色种植”循环模式示范区,一个结构合理、区域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已具雏形。

规划先行大灾不减产

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雅安全市农田受灾6.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2%;全市林下养殖损失在60%以上;地震灾害导致作业道损毁、堰渠垮塌堵塞、田间坎埂垮塌、提灌设施受损,部分大春作物被迫“水改旱”。

“震后两天就恢复了农技组织体系、动防组织体系建设;一周内启动了农机维修和农业生产。”雅安市农业局局长杨明江告诉记者,在确保了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同时,抗震救灾和恢复生产两手抓,组建“三抢”工作队及农机具维修服务队,累计组织农机技术人员5520人次,机耕作业69.8万亩,圈舍恢复数量3.5万余多户,尽量把地震损失降到最低。

记者看到,受灾后凡是条件具备的地方,农民都在抢种,但还有一部分受损堤灌设备、灌溉渠道等受地形所限无法应急抢修,水田面临缺水无法插秧。针对这种情况,当地相关部门已经动员老百姓改种玉米等旱田作物,扩大田间作物套种指数,稳定粮食播面,并增加蔬菜种植面积,弥补大春粮食延迟播种造成的损失。

“随着交通的恢复,灾区物资运送已基本正常,农资可就近购买,店方大多接受赊欠,待收获后再付清欠款。另外,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作业,为灾后生产提供物资、技术保障。”杨明江说。

据了解,雅安市三年内农业恢复重建总投资初步规划26.86亿元,发展提升类总投资70.39亿元。“在灾后农业恢复重建规划中,首先是统筹农田恢复建设,实现项目向高标准农田建设集中。调整优化粮油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强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形成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杨明江表示,同时,抓住灾后重建的机遇,统筹产业发展,实现项目向生态有机农业集中,形成一个集中安置点、一个主导产业、一个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一套综合防治措施配套的模式,“让农户既能住上好房子,又能过上好日子。”

生态立市调结构促增收

位于四川盆地西缘的雅安市,优越的生态是其独特魅力和发展之源。早在2006年,雅安就提出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近年来,雅安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2011年全市实现了无公害农产品整体认证,让青山绿水成为了雅安富民立市的重要标识。截至2012年底,全市无公害农产品面积达192万亩。

在天全县紫石乡紫石关村村口的铁索桥头,记者看到,“生态民俗村”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村民马杨明在自家农家乐的房前屋后种了两亩多竹林,行走其间恍若步入“天然氧吧”,而林下散养的山地鸡毛色鲜亮,精神抖擞。“这里空气好,食品纯天然,好多人都说我们过的是神仙生活!”马杨明得意地说。

念好“生态经”,走好生态路。如今,像紫石关村一样发展起来的“生态村”在雅安已是星罗棋布,让当地村民尝到生态经济的甜头。家住荥经县附城乡烟溪村的曾伟,2010年在各级政府退耕还林后续产业项目的支持下,尝试投入了4万元,租赁了10亩竹林地,买了2300只鸡苗,发展林下养鸡产业。短短5个月后,他就收获了6万元的纯利润。

贴上生态标签,各种资源迅速转化为一笔笔财富。就在去年举行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上,雅安的生态农业及生态旅游业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眼球,全市与诸多投资者达成合作意向10个、涉及资金1.8亿美元。

目前,雅安“北茶竹、南果蔬”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初步形成了蒙顶山茶叶、汉源花椒和水果、石棉黄果柑、天全猕猴桃、宝兴中药材等一批在全国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全市绿色有机农产品达63个,其中有机农产品2.5万亩。

“雅安未来的农业将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强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打造生态农业品牌,到2015年,按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计算,种养业为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3200元以上。”雅安市委农工委主任李春模表示。


http://www.2888.tv/news/27022.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