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小麦专家缘何为玉米说话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4年11月6日      阅读次数:

今年秋收,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项实验收到良效:在综合技术集成的示范田内,水稻、玉米、小麦等多种作物产量均创新高。

通常,在一块土地上种植多种作物,受水分、营养等供给资源的限制,往往难以使它们都增产,农科院是如何做到的?采访中,一位科技人员的玩笑“我们的小麦专家都开始为玉米说话了”,让笔者发现成功的秘密。

“小麦专家为玉米说话”是指,在北方适合小麦玉米连作的地区,为了实现全年亩产吨粮的目标,将一部分本该属于小麦的光热水肥条件让给玉米,发挥玉米的增产潜力,产量从400公斤提高到600公斤;同时,保持住小麦400公斤的产量,两者相加,实现吨粮的目标。

做科研,通常是干什么就吆喝什么:小麦专家会说小麦的重要,玉米专家会强调玉米的重要。但在遇到“多因一效”问题且这些“因”还存在竞争关系之时,如果仍唯我独尊,就不一定明智了。假使小麦专家不把水光热资源让一点给玉米,小麦的产量可能不受损失,但玉米不能增产,吨粮田的目标就会落空。

农科院的成功做法,启示我们要用系统工程的原理去组织科研,打破学科、部门、课题组界限、相互协同,形成“多因一效”的良好局面。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从人工合成胰岛素到杂交水稻等,都证明了科研大协作争取“多因一效”的意义。

遗憾的是,目前在多数科研领域,画地为牢、各自为战的局面并没有改观。院所之间,研究室之间,甚至课题组之间仍有各种有形无形的栅栏,申报相似课题时,不仅通气少,甚至相互贬低。如此“围墙”不打破,不仅导致无效的低水平重复研究,也使有限的科研经费成了“胡椒面”,大家都难以获得重大科技成果,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在科研分工日益细化的当下,要想战胜重大科技挑战,单靠一项技术、一个学科单打独斗已难奏效;不同系统、不同学科、不同单位的专家,应该相互补台、密切合作、协同创新。

例如,在研究雾霾问题时,火电专家能否为核电和风电说说话,煤炭专家能否为天然气说说话,汽车专家能否为自行车说说话?再如,治理交通拥堵,公交专家能否多考虑一下地铁的优势,汽车专家能否多摆摆骑车出行的好处?

如果相关行业的专家都能从大局出发,破除一亩三分地的狭隘观念,既看到自己的长处、也看到对方的优势,以人之长补己之短,让有限的资源得到最为科学、合理的分配,相信许多复杂的科技问题会解决得更快更好些。


http://www.2888.tv/news/37557.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