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农牧联手唱响生态好戏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5月12日      阅读次数:

一方面,随着规模化养殖场的发展,畜禽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引起人们高度关注;另一方面,种植业因超量施用化肥引起的土地板结、地力下降、面源污染问题严重,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

两者联手,能否破解制约瓶颈,实现废物利用,趟出一条生态循环发展之路?

5月8日,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现场会在舞阳县召开,生动的实践场景,科学的经验总结,让我们看到了各地养殖企业在发展生态畜牧业方面做出的有益探索,也充分展示了农牧结合、循环发展的广阔前景。

种养结合污染物“变废为宝”

位于舞阳县保和乡二郎村的舞阳丰盛养殖有限公司,厂区道路笔直平坦,一条小河与路齐肩。70多座白色塑料大棚分列道路两侧,棚内圣女果绿意盎然,果实累累。往前走过种植基地,便是建有24栋猪舍的养殖区,置身其间,闻不到养殖场常有的刺鼻味道。有人这样评价该公司:“远看像工厂,近看像花园,走进一看是养猪场。”

“我们探索的‘猪—沼—菜’生态养殖模式,很好地解决了粪渣、污水难题,周边环境变好了,也实现了‘变废为宝’。”公司总经理章国磷介绍,养殖场的污染物经粪污固液分离处理后,沼渣加工成有机肥;污水加工成沼液和沼气,沼液通过地下管网,直接输送到蔬菜大棚,沼气则通过管道,供给附近村庄村民使用。

“以前污水只能排到养殖场周边的沟渠里,臭气熏天,乡亲们意见大。粪渣滋生病菌,猪容易生病。现在养殖场把废物‘吃干榨净’,实现粪污零排放,环境明显改善,邻里间也和谐了。”章国磷边说边热情招呼大家品尝圣女果和黄瓜,“咱这都是绿色无公害农产品,非洲、日本的客商都慕名来拉菜。”

作为全省首批生态畜牧业示范市,漯河把生态畜牧业建设工程列为三农工作的“四大工程”之一,重点扶持发展,探索出了“猪—沼—粮”、“猪—沼—林”、“猪—沼—渔”等多种农牧结合模式。“目前漯河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场,70%以上实现了农牧结合和生态循环,直接减排养殖业污水100多万吨。”漯河市畜牧局局长吴书清说。

“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渴望越来越迫切,加上畜牧业转型升级的倒逼,全省各地都在积极探索生态畜牧业发展。”省畜牧局畜牧处处长高永革介绍,去年全省已培育不同畜种、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省级生态畜牧业示范养殖场200个,今年计划再培育200个,示范带动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

拉长链条实现多方共赢

农牧结合催生出的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不仅实现了畜牧污染零排放,而且还拉长了生产链条,实现养殖户、种植户和农民的多方共赢。

舞阳县新兴牧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舞阳县吴城镇西军王村,是一家集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林木花卉种植、水产养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态园。养殖场周围500亩油用牡丹基地里,牡丹郁郁葱葱,生机勃勃。

“臭味没了,沼液的用途更广了。养殖场里的沼液不仅能为乡亲们的粮田浇水、施肥,还为我们发展特色农业经济项目提供了空间。”公司负责人杨自奎说,油用牡丹到明年开花结籽有产量,生产加工后就能供应市场。他们还在油用牡丹地里套种1万多株核桃树,准备再发展些散养鸡项目。“农牧结合生态养殖业,发展路子宽着呢!”

“种养结合,能够实现多元化收益,增强养殖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邓州市畜牧局局长刘祖万举例说,邓州昱通牧业发展“牛—沼—菌”模式,利用牛粪种植双孢菇,去年在牛奶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依然盈利100余万元。

吴书清介绍:“农牧结合,还可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农民的土地流转给养殖大户,实现了畜禽粪污就地就近利用。农民不仅能收取租金,还可以到养殖场务工,增加收入。”漯河市郾城区方昌牧业存栏肉牛2000头,流转周边5000多亩耕地发展有机林果、蔬菜和优质小麦种植,带动周边3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加大种养业特别是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力度”,“大力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治理农业污染,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全省畜牧业环境保护由传统农家肥自然处理方式向多学科综合治理、装备提升转变;由单纯注重畜禽污染防治向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转变。”省畜牧局局长宋虎振说,下一步,将出台更多扶持措施,引导各地探索创新农牧结合新模式,合力推进全省畜牧业实现生态发展。


http://www.2888.tv/news/42646.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