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 农民转岗活出新生活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3年6月28日      阅读次数:

近日,记者在盘龙镇重庆现代高效农业科技示范园里看到,狭窄的田坎变成了宽阔干净的水泥生产便道,大地也穿上了白色新衣,上百个温室大棚沿着便道铺开,里面是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农业生产设备。

生姜和黑花生是盘龙镇的两大特色农产品。几年前,只有在夏季才能买到盘龙生姜,如今盘龙生姜一年365天,天天有销售;盘龙黑花生的亩产量也因为技术改良实现了翻番。这都得益于近年来该镇对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打造。

三合村村民周启才和去年一样种了3亩地黑花生,但是今年一亩地却能增加收入两三千元。

“以前我们采取的是传统的黑花生种植,产量在400斤左右,但是今年整的地膜起垄栽培,这样种植出来的黑花生亩产量将达到700至800斤。”周启才说,这项技术是两年前才开始在园区试种的,今年,盘龙已经让这项技术在全镇实现了推广。

同时,该镇正在想老百姓积极推广双季黑花生和温室大棚,目前已经有部分农户开始试种双季黑花生,并效仿园区建起了自己的简易日光温室大棚。

产量提高了,那销路怎么样呢?

“以前我们的生姜都是自己挑到市场上去卖,进一趟县城要花近两个小时。现在卡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只需要把货送上车就行,还是当场付现。”周启才说,除此之外,现在镇上还有花生加工厂,把收获的花生卖给厂里很方便。

为了进一步扩大盘龙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今年该镇还成立了特产超市。这是一个由该镇几个大学生村官负责经营的网络销售平台,主要销售该镇黑花生、生姜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夏布、折扇。网络超市成立后,销售渠道得到了进一步拓宽,老百姓的选择越来越多。

农民变身转岗活出新生活

目前正是本地蔬菜大量上市的时候,示范园接到的各大超市和市场的订单也是接连不断。订单一多,便是工人们最忙的时候,三五几个在一个大棚里,采摘的采摘,搬运的搬运,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今年65岁的昌州村6组村民段佐芳和其他两名妇女正在一个棚里采摘青椒。“一把年纪了想打工其他地方都没人要,这里好,活不累,老板人也好,按小时计算工资。”段佐芳告诉记者,她是园区附近的村民,一家人总的5亩地全部出租给了园区,现在她每天都在园区打工,子女们则在镇上的工厂上班。

段佐芳算了一笔帐:土地出租每亩每年600斤谷子,按照当年的谷子收购价折算,5亩地一年大概是4000元的出租费。每天都在园区上班,5块钱一个小时,农闲时候每天做六七个小时,农忙的时候做十小时左右,每个月的工资在1200至1300元,一年下来就有一两万的收入。“在农村有这样的收入还是很不错了,能给自己和孙子们买很多东西了。”段佐芳很满意这份工作。

“70年代以前的人种地,这在农村是普遍现象,但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做什么?这是我们长期思考的问题,我们希望通过培育示范园以及一批种养殖大户,让村民在他们身上学习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理念。”该镇农业负责人陈杰说,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生产技术的现代化,还包括老百姓思想的转变和一些现代化的经营理念。

“三化”协调农业现代化为基础

工业化与城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许多地方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却忽视了农业的发展,这又反过来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和工业化的顺利进行。

在推动“三化”进程中,盘龙镇始终坚持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促进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

“农业现代化发展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要素条件。城镇化规模和水平的发展,需要农村释放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做支撑,这部分劳动力涌入城市后,也刺激着城镇商品生产和流通的发展,满足了市场需求。”盘龙镇党委书记刘宗田说,除此之外,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城镇集聚,也能促进城镇交通、住房、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带动城镇经济社会发展。

“同时,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升也会为工业化提供有力的支撑,为其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和原材料支撑。在工业化发展初期,农业资本首先被用于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进入工业反哺农业阶段。”刘宗田说,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进行奠定了基础,“因此,我们牢牢把握住这一战略基点,不断夯实‘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


http://www.2888.tv/news/2576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