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农资行情 >> 正文

新乡:因村施策啃扶贫“硬骨头”


来源:农资1号网      分类:农资行情      时间:2015年9月8日      阅读次数:

全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太行山区高山连绵,沟壑纵横,恶劣的环境使山区群众长期守着大山受穷。太行山区应如何立足实情培育特色产业脱贫奔小康?近年来,22%面积是太行山区的新乡市因村施策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换穷业”,做活“山”字文章,贫困的太行山区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生态旅游热贫困群众乐

“昔日荒山秃岭吃水难,今日青山绿水客流连。”8月25日,辉县市西北太行深处的沙窑乡郭亮村内的“龙泉仙居”农家乐院里,老板郎建军一大早就起来忙着储备蔬菜、鲜肉等食材,再过几天将有上万人来参加万仙山攀岩节。“家里的80多个床位早已预订一空,今年收入超十万不成问题。”郎建军笑着说。

2012年,新乡市对南太行进行资源整合,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把南坪、郭亮及周边村庄逐步打造成集休闲观光、自助采摘、生态旅游于一体的扶贫产业示范区。

“去年郭亮村群众人均纯收入达1.5万元,远远超过了国家规定的贫困线。”沙窑乡副乡长张福民说,村里制定了帮扶计划,对剩余的贫困村民因地制宜、分类扶贫。

新乡市委常委王晓然说:“过去那种‘漫灌式’、‘垒大户’、‘路边花’式的扶贫方式,精准度不高;同时,一些干部存在‘只喊喊、不到村’,‘只谈谈、不落实’等应付现象。而太行山区剩下的都是些‘难啃的硬骨头’,这就要求我们在新一轮扶贫开发中变过去的‘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因村施策进行产业扶贫,更直接、更精确地配置扶贫资源,减少资源消耗,实现定点清除贫困。”

靠山吃山。对于生态环境较好、人文资源丰富的山村,新乡市鼓励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引导发展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目前,星罗棋布在辉县市景区的家庭旅馆已达500余家,每年家庭旅馆的营业额达500多万元。

发展“靠山”产业带富一方村民

今年春天,辉县市张村乡平岭村村支书郭立华自己拿出300多万元带领大家建造了30个香菇大棚,国庆前夕香菇就能上市,每个大棚能收入10万元。同时,村里的休闲观光农业项目也动工建设了。

“等这30个香菇大棚赚钱了,我要再建30个大棚,发展香菇深加工。明年村里准备建设香菇酱厂,投资在1000多万元,带动周边的村、社员们共同富裕起来。”郭立华说。

而在张村乡裴寨社区,居民入住新社区后,村里发展起了高效农业。目前已经建成各类温室750余座,占地1500余亩,共有350余户1250多名居民从事高效农业种植,从一开始种植蔬菜到后来种植鲜切花,每亩土地的收益由不到1万元增加到了6万多元。

在产业的带动下,曾经贫困的山区发展越来越好,不少外出务工的群众开始返乡创业。37岁的常村镇百间寺村村民郑国芳,今年3月从广州返回家乡办起了农家乐。郑国芳说:“在外打工收入不稳定,回来搞乡村旅游收入更高,还能照顾家人。”

从“输血”到“造血”,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新乡市在太行山区精准产业扶贫的道路上走得愈加笃定。目前,太行山区共有44个贫困村发展起了49个产业扶贫项目,1.2万名贫困群众通过发展产业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扶贫攻坚战中,新乡将围绕实现太行山区贫困人口都有稳定增收的产业项目,在2020年底全部越过扶贫标准线的目标,使山区的产业强起来、山村美起来、村民富起来。”新乡市扶贫办主任贺海晨说。


http://www.2888.tv/news/47410.htm
欢迎转载,转载请保留以上网址
北京正开天力肥业有限公司
相关信息
河南立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供求信息